2025年6月24日,人民文娱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盛赞赵丽颖在电影《酱园弄》中饰演的知识女性形象,称她在一部戏骨云集的影片中展现了非凡的风骨,这不仅是对赵丽颖演技的肯定,更是对其职业态度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文汇报也为赵丽颖正名,指出她的演技绝非外界质疑的那般不堪。官方媒体的支持成为了这场舆论风暴中的重要声音,仿佛为赵丽颖的演艺生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公众的反应却并非一边倒。电影上映初期,《酱园弄》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豆瓣评分7.8分背后,部分网友对赵丽颖的表演提出了严厉批评,指责她演技生硬、缺乏变化,尤其是在法庭上为女性发声的戏份,更是被群嘲为“尴尬”且毫无感情。她的复古造型甚至被讽刺成“综艺道具”,昔日凭借《花千骨》《知否》赢得视后的她,眼下陷入了“不合群”的舆论旋涡。与此同时,杨幂则因其“毁容式演技”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她那蓬头垢面、撞击铁栅栏的疯狂形象被赞为极具震撼力,让不少观众直呼过瘾。这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形成了鲜明对比,映射出当下演艺圈内对于“好演技”的不同理解与价值观的分歧。
在两位女演员的处事风格上,差异同样明显。赵丽颖在《酱园弄》的宣传期几乎全程缺席,从戛纳电影节首映礼到上海电影节的红毯,她的身影始终未现。相比之下,章子怡、杨幂等主创人员则在红毯上亲切交流,镜头捕捉下她们的笑容和互动,唯独缺少了赵丽颖。尤其在上海电影节,杨幂优雅亮相,并主动将C位让给章子怡,而赵丽颖的座位牌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人却未见踪影。官方给出的“工作原因无法出席”成了惯用借口,但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纷纷猜测她是有意避开与某些人同框。事实上,赵丽颖一向为人直率,做人做事坦诚直接,缺乏复杂的心机。如果把赵丽颖比作演艺圈的“直球选手”,那么杨幂则更像是一个善于变通的“太极大师”,二者形成鲜明反差。
杨幂的“会做人”在宣传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媒体刁钻问题,她总能巧妙回答,句句得体。当被问及与其他女演员的比较时,她坦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有人早开,有人晚开,她只希望自己的花期能长久。她的这种滴水不漏的回答令媒体无从下手。宣传期间,杨幂几乎出现在所有重要平台,新综艺开播她露面,央视直播中她谈论女性话题,社交媒体上她的工作室持续发布最新动态。观众对于她在《酱园弄》中“撒泼式”演技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尽管部分网友质疑她的形象过于营销,觉得她塑造的完美人物形象略显虚假,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然而,当多数人在嘲笑赵丽颖在片中的“诗朗诵”时,人民文娱却挺身而出,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官方媒体的认可无疑为赵丽颖撑起了保护伞。知情人士透露,赵丽颖的缺席并非表面所说的“工作原因”,而是与她过去几年陷入粉丝骂战、不断被各阵营粉丝撕扯有关。每次公开露面都会引发纷争,与其说她在躲避与其他演员同框,不如说她在躲避无休止的纷争和是非。与此同时,她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角色的揣摩和新作品的准备中。所谓的“不合群”,与其说是她与演艺圈格格不入,更像是她对当前畸形营销生态的一种无声抗议。人民文娱的发声,某种程度上肯定了赵丽颖的坚守与专注。
在如今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娱乐圈宛如一个巨大的秀场,艺人们忙着赶通告、抢热搜、制造话题,似乎离开了聚光灯便被世界遗忘。然而,当冷静下来细细观察,真正能长久留存在观众心中的,始终是作品本身。杨幂的高情商和善于公关的能力确实值得学习,但单靠流量和形象维持的方式终将被时代淘汰。演员的根本,还是要打磨扎实的演技。浮躁的环境下,艺人需要以更多优质作品来说话,同时也要用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坚持,因为流量终会散去,唯有作品永存。
这场围绕《酱园弄》的争议,折射出演艺圈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镜头前,杨幂在红毯上谈笑风生,精心维护着自己的公众形象;镜头外,赵丽颖却在片场一遍遍推敲每一句台词,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两条路,两种人生,谁对谁错,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至少此刻,官方媒体的力挺意味着,那些愿意用作品说话、坚持初心的演员,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认可。而那把空置的椅子,也从“不合群”的标签,转变成了坚守自我、专注艺术的象征。
参考文献
人民文娱·2025年6月24日,《人民文娱评酱园弄悬案时代夹缝中的女性互助》
环球网·2025年6月4日,《《酱园弄·悬案》官宣横扫热搜!网友:熟人拍成了认不出的样子》
长城网·2025年6月19日,《编剧汪海林发文谈〈酱园弄〉演员演技:杨幂表现好于赵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