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红灯亮起前,她蜷缩在休息室里,全身紧绷如石;镜头一转,她却贴着华晨宇的耳朵低声说:“你是天才。”尚雯婕到底用多厚的盔甲包裹着那颗脆弱的心?
破碎家庭中的学霸成长路
尚雯婕的童年并不平静。父母在她小学时便离异,她随体弱多病的父亲生活。高中那年,家里争吵不断,她索性在暑假里住校,一个假期几乎只有宿管阿姨陪伴。每天准时跑去教室,沉浸在书海中。
有一天傍晚,她望着天空中的晚霞,足足盯了半小时,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辈子不能随波逐流。从那刻起,她为自己的人生画出了清晰的蓝图——考上好大学,活出理想的自己。
她最终考入复旦大学法语系,开始与法语一较高下。每天泡在学校的电脑室,下载法国电台的新闻广播,每段20分钟的节目,她死记硬背,连一句不落。听不懂了,就追着老师和同学不停提问,足足钻研十五个小时。不到四个月,她完成了四年课程,法语水平流畅如法国主持人。尚未毕业,就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大三时便开始做法语同声传译。2005年法国电影节上,她为首席代表担任翻译的出色表现,至今仍为圈内人津津乐道。
冠军光环背后的自我毁灭
2006年获得超女冠军后,她的名字刚刚火了一阵,两年后几乎被遗忘。普通人可能会选择认命,但作为学霸出身的她,拒绝就此沉寂。她开始在本子上反复勾画,决定用最快见效的方式吸引关注——通过极具冲击力的造型。
这招既带来了热度,也引发了争议。前卫的打扮让媒体纷纷皱眉,粉丝更是在化妆师的社交账号底下怒骂。结果是,没人敢为她化妆,她只能自己抓起化妆品,胡乱涂抹。有人说她疯了,但如果不疯狂,她连舞台都难登。
评委席上的崩溃瞬间
当她担任歌唱比赛评委时,最让人记住的,是她当场预言华晨宇是天才的那一刻。然而没人知道,就在一小时前,她在休息室里经历了一场崩溃。抑郁症突然发作,她不敢告诉节目组,怕被当成矫情。
她假装肚子疼,锁门后泪水止不住地流,身体僵硬得像石雕,连呼吸都困难。这个状态持续了整整半小时,才渐渐缓解。镜子里的妆早已花了,她重新擦了擦脸,找人帮忙补妆,坚强地走上舞台。拍着华晨宇肩膀说出的那番话依旧铿锵有力。
她直到去年才首次坦白,这样的崩溃从2009年便开始不断折磨她。难怪有人觉得她冷漠,有人说她假装,没人知道她连活着都如此艰难。
脱掉伪装,开始真诚社交
到了《乘风破浪》的舞台上,她终于不再想演戏。她坚决要和郭碧婷同住,何洁提议和她一间,她却冷冷回应:“认生,想和熟悉的人住。”何洁无奈笑道:“认识十几年了还不熟?”她坦然回:“本来就不熟!”后来张泉灵问她为何如此直接,她坦言:“情分这种事是装不来的,一装就穿帮。”
这些年她一边治病,一边学会了新的生活方式。有人夸她前段时间变美了,她回了句:“美吧?那你亲我一下!”这话让她耳朵嗡嗡作响,才发现人真的能如此坦荡地活着。
四十岁那年,她忽然明白,不必再死守完美的形象,该放下的就放下。朋友聚会时,她穿着秋衣秋裤随意出门,最信任的依然是大学宿舍那帮老友。当年她们用咖啡蛋糕插着手指饼干,再用番茄酱当作烛光庆生的场景,比任何舞台灯牌都要鲜活。
当化妆刷轻轻扫过她的脸庞,尚雯婕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宿舍里的那个咖啡蛋糕,番茄酱燃烧的火光,比任何舞台灯光都要真实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