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第三季全球热播:现象级IP终章如何续写传奇?
2025年6月27日,网飞(Netflix)现象级韩剧《鱿鱼游戏》第三季作为系列最终章全球同步上线,仅上线首日便登顶全球93个国家及地区的收视榜首,延续了前两季的爆款神话。这部由导演黄东赫自编自导,李政宰、李秉宪等原班人马回归的剧集,以“生死游戏”为核心,将社会批判与人性博弈推向极致,但最终季的口碑却呈现显著分化,成为舆论热议焦点。
高热度与高争议并存:终章的“冰火两重天”
第三季延续了前两季的“一次性全季上线”模式,6集内容在上线后迅速引发全球观众追捧。据在线内容统计平台FlixPatrol数据显示,该剧在上线后24小时内即横扫美、英、韩等93国收视冠军,热度直逼2025年首季创下的网飞历史收视纪录。然而,与收视狂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众口碑呈现两极分化:烂番茄网站影评人评分达87%,但普通观众评分仅66%;Metacritic综合评分66分,虽较第二季的52分有所回升,仍远低于首季的95分。
美国《时代》周刊评价称,第三季“通过更黑暗的叙事深化了对贪婪的批判”,而《大西洋月刊》则批评其“转向对角色暴力的肤浅观察,失去了首季的社会深度”。国内豆瓣平台虽暂未开分,但短评区已涌现大量争议性评论,有观众直言“结局仓促,人性探讨流于表面”,亦有粉丝力挺“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刻画依然震撼”。
剧情创新与叙事失衡:终章的得与失
第三季以成奇勋(李政宰饰)重返游戏为核心线索,引入“生死象棋”“人体扭蛋机”等新游戏,并首次尝试三条叙事线并行:成奇勋的主线反抗、警察弟弟黄俊昊的卧底追查、女工作人员姜霞的救赎之路。然而,多线叙事被诟病为“节奏拖沓,支线削弱主线张力”,尤其是第二季与第三季背靠背制作导致的剧情割裂感,成为观众吐槽焦点。
尽管如此,剧集仍不乏高光时刻。例如,孕妇纯熙在游戏中分娩、母亲被迫杀死儿子后自杀等情节,被《综艺》杂志誉为“只有直面人性深渊才能呈现的残酷美学”。而最终赢家归属一个婴儿的结局,虽被部分观众批评为“圣母心降智”,却也引发了对“希望与救赎”的深层讨论。导演黄东赫在采访中坦言:“我们想通过这个结局提问——在无解的暴力循环中,人性是否还能留存一丝光亮?”
IP未来:凯特·布兰切特登场或开启衍生宇宙
作为系列终章,第三季在结尾埋下重磅伏笔: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以“美版招募者”身份惊喜亮相,其角色与首季中孔刘饰演的“西装男”高度相似,暗示网飞正筹备《鱿鱼游戏》的全球化衍生版本。此前,导演黄东赫曾透露,美版将由《七宗罪》导演大卫·芬奇执导,并融入美国经典儿童游戏元素。
此外,第三季的制作成本高达1000亿韩元(约合5.3亿元人民币),创韩剧历史新高。从爆炸场景的视觉效果到游戏道具的细节设计,均体现出网飞对IP长线开发的野心。然而,如何平衡商业诉求与艺术创新,仍是这一超级IP面临的终极挑战。
现象级IP的终章启示
《鱿鱼游戏》第三季的播出,再次印证了流媒体时代内容创作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全球化发行与高投入制作能迅速推高IP热度;另一方面,观众对续集的期待阈值也被无限拉高,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口碑反噬。
从首季对韩国社会阶级矛盾的隐喻,到终章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控诉,这部剧集始终试图以“游戏”为镜,映照现实世界的残酷逻辑。正如《卫报》所言:“它的成功不在于创造了新叙事,而在于用最极端的方式,让观众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欲望。”
随着第三季的落幕,《鱿鱼游戏》能否以衍生剧形式延续传奇,或将成为流媒体时代IP运营的又一重要案例。而观众对终章的激烈争论,或许正是这部剧集留给世界最深刻的注脚——在生存与死亡的博弈中,人性从未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