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张泽群刷老年卡进入颐和园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视频中的他,尽管面带微笑,但岁月的痕迹却显而易见。曾经活跃在央视舞台上的英俊主持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岁月无情地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感慨地提到,1983年,18岁的自己第一次游览颐和园,而如今60岁的他已能用老年卡享受“公园自由”。这一感慨瞬间登上热搜,让无数观众突然意识到,那个曾用醇厚嗓音陪伴千万家庭度过除夕夜的“冻龄主持人”,已经悄然迈入了花甲之年。
张泽群在荧幕前一直以西装笔挺、言辞清晰而庄重的形象示人,然而鲜少有人知晓,作为央视的“金字招牌”,他曾是一个连续三年高考失利的失意少年。1982年,怀抱播音梦想的张泽群首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但在仅有一个名额的竞争中败北。接下来的三年,他屡次参战却屡屡失利,甚至曾因0.1分之差与梦想擦肩而过。亲朋好友纷纷劝他放弃,然而父亲的一句简单话语让他决定继续:“想清楚就去做,我们支持你。”这份朴实无华的信任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最终他在第四次高考中背水一战,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广院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张泽群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一个9平米的小平房。在那个寒酸的环境中,他用酒精炉加热馒头充饥。然而,他执导的纪录片《山碑》一举成名,很快被央视看中。1995年,他调入央视后,主持的《12演播室》成为了青年思辨节目的开创之作,一期名为《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的节目,凭借其超前的社会话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焦点访谈》都主动向他索要素材。
2002年,张泽群转战《东方之子》,凭借不疾不徐的访谈风格,使这档原本枯燥的文化节目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这样评价他:“他能将最艰深的哲理转化为易懂的语言,让普通观众也能听懂思想的声音。”2006年,张泽群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并且连续七年担任春晚的主持人。他在春晚中的一项经典表演便是贺电朗读,短短一分钟的时间,他以稳重且温情的语调读出了万家灯火的温暖。对于观众而言,张泽群的春晚形象也成为了许多家庭新春佳节的温馨记忆。
然而,2007年春晚的“黑色三分钟”却成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挑战。零点报时前,节目因某些突发原因突然空出三分钟,张泽群在紧张中将对联的上下联念错,导致了连锁失误。这一失误在舆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面对媒体的广泛质疑,他没有选择为自己辩解,而是以更加沉稳的表现重回舞台,赢回了观众的信任。他那种“犯错就认,认了就改”的担当精神,成为了他扎根央视三十年的根本原因。
提到张泽群,就绕不开一个名字,那便是董卿。“董卿的父母就是我岳父母。”2006年,青歌赛上张泽群的一句玩笑话将他与董卿的关系推向了公众的视野。这对“黄金搭档”在台上配合默契、互为知己,但媒体却断章取义,将他们的友情误读为恋情,甚至编造出“张泽群三次下跪求婚被拒”的荒诞故事。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温文尔雅的张泽群罕见地表现出了愤怒:“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与双亲。”董卿则幽默地解围:“张泽群单身,喜欢的赶紧追。”直到董卿结婚,这场无端的绯闻才渐渐平息。
2025年5月21日,55岁的张泽群突然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配文称“当父亲的第一天”。这一举动让全网都为之震惊,然而关于孩子母亲的身份却始终没有揭晓。网友纷纷猜测,是否是圈外人士,或许为了保护隐私,他选择了隐婚。无论如何,年过半百的张泽群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父亲的角色中,他为孩子换尿布、记录成长点滴,甚至减少了工作,更多地陪伴家庭。这份迟到的父爱,背后藏着他对亡父深深的愧疚——老人临终时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看到儿子成家。
2015年深秋,张泽群正在主持节目时,突然接到来自郑州的电话,得知母亲突发脑梗住进了ICU。他立即驱车赶回家乡,看到父亲佝偻的身影守在病房外,那一刻,他才深刻意识到父母已悄然老去。接下来的两年里,他频繁往返于北京和郑州之间,直到父亲临终时,将最后的嘱托交给了他:“我不放心你的个人问题,也不放心你妈妈。”这句话犹如刻在他心上的利刃。葬礼上,他亲自为父亲擦身、梳头、更衣,将老人送走。每到清明,他都会在微博上发布自己与父亲的童年合影,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与怀念。有一次回郑州扫墓,他独自坐在黄河边整整一夜,第二天被晨练的人群认出,眼眶依然是红肿的。
除了孝顺与敬业,张泽群还有一个最令他人敬佩的特点,那就是无论走得多远,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从黄河边走来的根。他曾主持央视《回家吃饭》,专门教全国观众如何做郑州的经典美食——烩面,尽管他因此被网友戏称为“美食节目叛徒”。在镜头前,他一边抻面一边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发烧时妈妈总是做炝锅面,面汤上浮着油花,喝一口汗就出来了。”说到这里,他自己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他的办公室抽屉里常年储备着胡辣汤的调料包,笑称它是“镇台之宝”。
2025年,郑州遭遇“7·20”特大暴雨,张泽群在第一时间将自己21.7万元年薪的转账截图发到家族群:“先替老家尽点心。”作为河南省的人大代表,他不仅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环保立法,还与海霞一起主持农运会开幕式,用河南话为开场白:“俺是河南人!”去年,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他主动请缨主持,甚至推掉了商业演出,不收一分钱。问及为何如此“恋家”,他笑着说:“河南人就像麦子,根扎得深,穗才饱满。”
如今,张泽群在颐和园的视频中,白发渐多的他似乎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央视的“冻龄神话”。网友们翻出2008年春晚时的照片,与如今的他做对比,惊叹于他的“断崖式衰老”,却忽视了这一变化背后,是他挣脱了职业束缚,开始享受更加自在的生活。曾经,为了完美的镜头,他不得不练习微笑的弧度,而如今,他能够让皱纹在阳光下自由地舒展。
退休后的张泽群,活得更加通透。他在抖音上分享读书、练字、写打油诗,甚至自嘲道:“白发渐密腿脚软,不如回家炖汤鲜。”有一次,他被拍到在早市里抢特价鸡蛋,网友调侃道:“原来央视名嘴退休后的生活和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