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晶莹,曾经的台湾综艺“一姐”,在娱乐圈风头无两,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见人喊打。谁能想到,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主持人,竟然会以如此滑稽且矛盾的方式重回公众视野——上海之行。别误会,她可不是带着家人去享受宁静的假期,而是开始了她的“重返大陆”之路。6月17日,她带着家人出现在上海,参观博物馆,品尝美食,晒照发文,开心得像个刚刚放假的小学生,摆出一副融入当地生活的模样。陶晶莹的社交平台上,不乏她骑着共享单车的照片和夸赞上海摩天大楼的文字,似乎是在努力塑造自己与这座城市的亲密关系,试图给自己贴上“接地气”的标签。然而,这些小伎俩在网友的火眼金睛下,漏洞百出,立马引来了大量的负面评论。结果呢?陶晶莹不得不灰溜溜地关闭了评论区,网友们的反应就像一场海啸,几乎把她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猜测认为,她此次上海之行是效仿“台湾馆长”陈之汉的策略,想通过“试水”大陆市场来恢复曾经失去的口碑,重新捞金。但陶晶莹显然低估了公众的记性。你过去的言行能轻易被遗忘吗?显然不是。要知道,这并非陶晶莹首次惹上争议,回顾她的“黑历史”,每一件事都足够让人摇头叹息。
陶晶莹,曾经凭借一张口才极佳的嘴巴和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顺利登上台湾综艺圈的“一姐”宝座。她早期主持的节目风格确实活泼,反应机敏,能引发观众阵阵笑声,招来一大批粉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所谓的“真性情”渐渐露出了面目。尤其是在某档综艺《姐妹淘心话》上,当男嘉宾公开侮辱大陆女性时,陶晶莹不仅没有制止,反而一副“心领神会”的样子,附和着说些让人听了想翻白眼的话,完全不顾两岸民众的感情。这一言论的爆发,让她在大陆观众心中的形象跌至冰点,成为了公众口中的“过街老鼠”。
接下来,她在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也没有逃过她的“嘴巴”考验。面对记者问及是否会带自己的孩子参加该节目,陶晶莹居然满脸“不屑”地说:“我干嘛让我的小孩受这种苦?我们家很缺钱吗?”一句话,直接得罪了节目组、明星家庭,甚至整个观众群体。说好的感恩和谦虚,哪里去了?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彻底断送了她与大陆的资源合作,失去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不过,陶晶莹的“神奇”言行并不止于此。你还记得她为韩国明星金秀贤颁奖时那一跪吗?没错,就是那次,她激动得单膝下跪,几乎给金秀贤磕头。网友们当时可是骂声一片,纷纷指责她做出毫无底线的行为。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金秀贤如今因为负面新闻缠身,陶晶莹与他也算是“物以类聚”,两个“声名狼藉”的人竟然有了这样奇妙的交集。
然而,真正让陶晶莹在大陆的形象彻底崩塌的是她对安倍晋三遇刺一事的反应。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刺身亡,陶晶莹居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称安倍为“台湾永远的朋友”。她的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大陆民众。你要知道,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对华政策,一直是中国民众心中的痛。陶晶莹却在这个敏感时刻站出来为其“立传”,这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伤害了无数大陆人民的情感。
再看看陶晶莹在两岸关系上的表现,简直让人感到无比恶心。在大陆的节目中,她总是一副温柔善良的“知心姐姐”模样,用甜言蜜语赢得观众的喜爱,赚得盆满钵满。但回到台湾,她却原形毕露,公开在节目中抹黑大陆,嘲讽大陆女性拜金、缺乏见识,甚至说大陆人穷,台湾男人去大陆“会面临危险”。她甚至敢公开抱怨大陆节目组“压榨”自己,结果节目组直接打脸,拿出她的日程表,证明她一天工作时间比其他嘉宾还少。简直是吃着大陆的饭,还砸着大陆的锅,令人作呕。
最让网友愤怒的是,2018年金马奖上,陶晶莹主持时故意跳过了巩俐,作为评审团主席的她没有得到应有的介绍。这一行为不仅让巩俐颜面扫地,更激起了大陆网友的强烈反应,纷纷要求封杀陶晶莹。陶晶莹面对舆论压力还试图为自己辩解,称巩俐“不愿发言”,这番狡辩让她彻底失去了最后一点公信力。
随着自己在大陆资源的断裂,陶晶莹开始以“被封杀”为借口,向外界哭诉自己所承受的不公,声称“台湾艺人生活不易”。然而,谁能相信她的“可怜”之情?网友们纷纷揶揄她“眼泪流给安倍,钱袋子还想伸向大陆”。而当陶晶莹看到陈之汉在大陆发展如鱼得水,商业合作频频,她再次心生嫉妒,开始想要模仿其成功之路。于是,便有了她此次的上海之行,想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回到大陆市场。结果,网友们的反应可想而知,陶晶莹的做法不仅没有引来认同,反而让她彻底暴露了自己的虚伪与不堪。
如今的陶晶莹,早已不再是那个风光无限的综艺女王。她在大陆彻底失去了市场,不仅作品被下架,代言商演全都取消,连台湾本土的节目也逐渐停播,副业亏得一塌糊涂。她的名声早已跌入万丈深渊,正如她所得到的结果一样——一切皆因她自作自受。
陶晶莹的经历,是所有艺人的警示。作为公众人物,必须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感情的问题时,绝不能含糊。玩“两面派”的伎俩或许能得逞一时,但最终,必将遭到全民的唾弃,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陶晶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