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见到许多网友对张嘉译出演的陈毅角色表达不满,我对此深表认同。从外观上看,张嘉译在头型和脸部轮廓上与陈毅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然而在声音和说话的神态上却相差甚远。而且,他的步伐以及微微驼背的姿态都无法真正传达出陈毅那种非凡的气度和风范。
我其实更期待特型演员谷伟来饰演陈毅,因为他在这个角色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与专业性。谷伟作为特型演员,已经对陈毅这一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刻画,几乎可以说是陈毅的化身,这种投入与认真是极为难得的。
尽管张嘉译的知名度明显高于谷伟,所饰演的角色也多得令人印象深刻,与观众的熟悉感也非常强烈。然而,演绎角色的关键并不是演员的名气,而是适合度。谷伟能够更真实地再现陈毅的风格,让观众通过荧幕仿佛回到了历史现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谷伟本可以通过《破晓东方》这一作品更广泛地受到关注与认可,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机会却被张嘉译夺去,令人感到无奈与遗憾。
中国共产党开始接管上海,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对此寄予了厚望。在解放军士兵进入上海后,选择在街道上安然入睡而不打扰市民的行为,也成为传颂的佳话。原本这个剧本蕴含着很大的戏剧张力,但可惜的是选角失误,使得整体表现大打折扣。
可以看出,张嘉译在演出中已经付出了不少努力,他紧锁的眉头、轻咬的嘴唇以及近乎竭尽全力的表现,然而始终无法撑起陈毅那种磅礴的气魄。
不要忘记,陈毅是什么样的人物,他是开国元帅,在党内的文才仅次于毛泽东。“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一名句便是出自陈毅之手。当叶挺将军的飞机发生失事,陈毅在接到噩耗后写下了动人至深的长诗《哭叶挺》,令人心潮澎湃,泪如泉涌。
张嘉译或许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在演绎大众形象方面颇有建树,但扮演陈毅这角色确实显得有些牵强,不论他多么努力,都难以超越那位运用心血与激情深入研究陈毅的特型演员谷伟。
归根结底,我们观看这类电视剧并非只是为欣赏演员的演技,而更是希望能够了解那段历史。固然可以观看剧集,却无须过多关注老戏骨们的尴尬表现。但我确实不止一次地想象,如果是谷伟出演《破晓东方》,将会带来多么出色的演绎。
我依旧不理解,《破晓东方》的制作团队和导演们究竟是基于怎样的考虑,竟然选择不使用特型演员谷伟,而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张嘉译。毕竟,舞台上的表现只需十分钟,然而在台下所付出的努力却可能是十年的功力。谷伟经过数十年的执着与努力,才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而张嘉译在演绎陈毅时却显得过于业余,这样的安排究竟何其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