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在国外完成学业的张瑜短暂回国,但心情最为激动的,却是她的丈夫张建亚。他紧紧拉着张瑜的手,生怕一松开她就会走掉。
可几天之后,张瑜还是一脸决然地飞回美国,她留给张建亚的,只是一张离婚协议。张建亚笑容苦涩,提笔在上面写下一行字:
“一别两宽,祝你我都比剧本活得精彩。”
但人生如戏,世事难料,现在三十多年过去,张建亚和张瑜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张建亚用他心中难以释怀的爱,
为这段感情谱写出了新的篇章。
张建亚1951年出生于福建,他的父亲是一名科学家,母亲也是知识分子,因为父母的工作缘由,张建亚两岁就来到上海生活,
这里算是他的第二故乡。
受家庭影响,张建亚从小博闻强记,是一个才子。但可惜的是,他中学毕业后没赶上好时候,上大学的梦想破灭,
只能进入上海市静安区房地局成为了一名公职人员。
虽然捧上了令很多人都羡慕的铁饭碗,但张建亚自己并不开心,因为相较于体制内枯燥无聊的工作,他更想成为一名演员。
那时候,张建亚白天坐办公室,晚上到工人文化宫演话剧。
很多同事都不敢相信,白天还斯斯文文,书卷气十足的张建亚,一到晚上就像换了一个人,
又哭又笑,又蹦又跳,完全沉浸在舞台上无法自拔。
工作几年后,张建亚先后两次获得读大学的机会,单位领导还特意把名额留给他,可他却选择了拒绝,
在他心里,没有什么能比表演更加重要。
因为这些事,张建亚成为了同事和父母眼中的戏疯子,放着大好前程不要,非要当演员。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舒适,在无意之中听说了张建亚的事,还特意赶到文化馆看他演出,
演出完后,舒适也觉得张建亚是块搞文艺的料,便把他借调到了上影厂的演员剧团。
在那个年代,银幕上最流行的是像郭凯敏这样的帅气小生,张建亚在形象上不占优势,
属于电影厂的边缘人物。
能和张瑜结缘,还要靠郭凯敏的介绍。
1978年,已经凭借春苗第二个春天青春连心坝等影片崭露头角的张瑜,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短板,
那就是没有上过专业的表演学校,在表演上还有很多不足。
当她听说前辈焦晃家里有很多关于表演的书籍后,便有了借书的想法,可是她跟焦晃并不熟悉。
这时候,既是同事又是好友的郭凯敏便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带着她到张建亚家里求助。
因为在当时,张建亚是为数不多的,能从焦晃家里借出书的演员之一。
那时张瑜只有21岁,少女的娇憨还没有完全褪去,她的率真优雅,一下就征服了张建亚的内心。从焦晃家里出来后,
张建亚还很贴心的亲自送张瑜回去。
熟悉之后,张瑜也发现,张建亚虽然名气不大,但却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很有创作才能,剧团里的很多快板、小品都是他写的。
可是张瑜一心扑在事业上,并没有发现张建亚对自己的心意,而张建亚也难以启齿,因为张瑜是上影厂的正式演员,还是重点栽培对象,
而他只是借调来的,没有正式编制,总觉得在张瑜面前矮一头。
这一年夏天,张建亚的心情格外烦躁,他百无聊赖地翻看着报纸,突然藏在中缝里的一则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
北京电影学院开始招生了。
张建亚的心思瞬间活络起来,心想是不是将来上了大学,就可以打开事业上的僵局,就可以追上张瑜的脚步?
但可惜的是,这一年张建亚已经27岁,超过了表演系的招生年龄,无奈之下,他只能改报导演系,并且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和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成为了同学。
放寒假的时候,张建亚回上海过年,他现在也是一名大学生了,终于有勇气向张瑜表白,可不出意外的,
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张瑜拒绝了他,从始至终,她都是把张建亚当朋友。
张建亚并没有放弃,开始不断地给张瑜写信,有时是他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有时是看完张瑜主演的电影后的观后感,
但张瑜收到这些书信后,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回复,大多时候是不写回信的。
可即便这样,张建亚也依然坚持。
1980年,张瑜凭借电影庐山恋火遍大江南北,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张建亚也写信祝贺,由衷为张瑜感到高兴,
张瑜也很兴奋,在回信中和张建亚相互勉励。
但成名之后,张瑜也多了很多烦恼,不管她走到哪里,都会被影迷围堵,在生活上造成很多不便,
她向张建亚抱怨的时候,张建亚总会耐心开导她,并且给她出谋划策。
渐渐地,张瑜对张建亚的态度有所改观,所有人都把她当电影明星捧,让她压力陡增,身心俱疲,
只有张建亚还把她当小女孩宠爱,告诉她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开心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982年,张建亚大学毕业,回到上影厂担任导演助理,在事业上依然和张瑜差着一大截,但两人的感情却越来越好。
两年之后,张建亚终于抱得美人归,在上海和张瑜举行了婚礼。消息传出后,很多影迷为张瑜感到不值,
因为在他们心中,郭凯敏和张瑜才是一对。
庐山恋之后,张瑜片约不断,每天早出晚归,不是在拍戏就是在拍戏的路上,很少有空闲的时候。
张建亚的事业才刚刚起步,空闲时间很多,于是他每天负责接送张瑜,照顾张瑜的饮食起居,
所以不管外界怎么说,张瑜始终觉得张建亚挺好,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男人。
可就在这个时候,张瑜却想到了出国。
1985年,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一个明星进修班,深感自己能力不足的张瑜也想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院长谢飞得知后,便以开玩笑的口吻对张瑜说:
“像你这么出名的明星,谁敢教你?你应该去美国好莱坞发展。”
谁知道就是这句玩笑话,就像一株藤蔓,在张瑜心底快速蔓延。
她虽然名气很大,但拿得也是固定工资,不仅得到的实质性的好处很少,而且更多的时候都是被盛名所累。
张瑜内心也有些疲惫,突然觉得,换一个环境,出国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张瑜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张建亚极力反对,一方面他不希望张瑜就这样放弃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他也不舍得两人才刚结婚一年就分开。
可是张瑜也是一个执着的人,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即便这个人是张建亚也不行。临走之前,张瑜细心安慰张建亚,并且给出自己的承诺:
“你等我,等我学成就回来。”
看着张瑜坚定的目光,张建亚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又收了回去,最终只能亲自把张瑜送到机场,并且叮嘱她照顾好自己。
两人都没有料到,张瑜这一走就是八年,不仅演员事业没了,就连家也没了。
初到美国,张瑜身上仅有几十美金,为了生活,她同时在两个家庭做中文家教,每天骑一辆自行车,不管刮风下雨,
频繁往返于住所、学校、学生家。
晚上回到租来的地下室,张瑜倒头就睡,第二天还要面对完全听不懂的课程。
有一次,张瑜放在钱包里的10美元被偷了,这是她所有的钱,为此,她一个人在大街上哭,路过的外国人纷纷驻足,
不知道这个中国女人怎么了。
因为这件事,张瑜足足饿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拿到做家教的报酬,她才吃了一顿饱饭。
唯一让张瑜感到慰藉的,就是丈夫张建亚对她的关心。
打不起跨洋电话,张建亚就不断写信,没有什么固定频次,只要一有时间就写。
过春节的时候,张瑜病倒了,她发着高烧,一个人躺在出租屋内,她心里忍不住想:
“如果我就这样走了,恐怕没人会知道吧。”
她把这件事写进了信里,张建亚知道后心急如焚,一连好几封书信,写得全部都是照顾好自己。
1987年,张建亚随团到美国参加电影展,终于见到了分别两年的张瑜,两人紧密相拥,诉说着近八百个日夜的思念。
张瑜也舍不得和张建亚分开,于是她劝说张建亚,跟她一起留在美国发展。可是张建亚已经36岁,到了这个年龄,留在国内才是最好的选择。
张瑜很天真,也很自信,认为长时间的两地分居也不能影响他们两人的感情。
可事与愿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两人来往的书信中,互诉思念,卿卿我我的话少了,以至于到了最后无话可说,
只能在事业上相互鼓励,叮嘱对方照顾好身体。
随着信中的内容越来越干巴,张瑜的内心也动摇起来,对两人的感情产生了质疑。
1991年,张瑜完成学业后,短暂回到了国内,和丈夫张建亚团聚。再次相见,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了激情。
张瑜说服不了张建亚去美国,张建亚也说服不了张瑜回国,此时的张瑜雄心万丈,一心想要尝试进入好莱坞发展。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张瑜在返回美国的时候,果断向张建亚提出了离婚,理由是两人之间已经没有爱了,
他们就像熟悉的陌生人。
张建亚不同意,并且极力劝阻,他对张瑜的爱并没有消失,只是长达六年的跨国婚姻,让两人暂时失去了共同语言。
他希望张瑜能够在这件事上慎重,给彼此一个缓冲期,不要草率做决定。
但很显然,此时的张瑜已经管不了这么多,她固执己见,张建亚也只能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离婚之后,张建亚始终惦念着张瑜,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张建亚把所有精力放在事业上,很快就拍出了经典喜剧电影三毛从军记。
凭借这部电影,张建亚获得中国童牛奖,还提名金鸡奖最佳导演,在第五代导演中有了一席之地。
相比大器晚成的张建亚,张瑜的事业则高开低走,她在美国频频碰壁,终于意识到想进好莱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失去婚姻后,张瑜的自信也消失了不少,有朋友邀请她回国发展,可她却拉不下脸面,
生怕别人说她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回国。
此时的张瑜,已经陷入两难境地。
让张瑜感动的是,就在她最难的时候,前夫张建亚向她发出邀请,请她主演自己的电影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并且鼓励她说:
“张瑜,回来吧,你的家人朋友,你的影迷,都在等你,不要想那么多,自己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熟悉的话语,在外漂泊了八年的张瑜终于支撑不住了,再也无法遏制对故乡的眷恋,于是她含泪答应。
张瑜回国那天,张建亚也去接机了,他西装革履,手里还拿着一枝玫瑰。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出,
他依然深爱着张瑜,想要和张瑜破镜重圆。
只可惜,张瑜并不这么想。
在拍摄期间,两人配合默契,张建亚多次暗示张瑜,可张瑜却选择视而不见。看到这个场景,张建亚终于死心,
看来张瑜已经彻底走出这段婚姻,再没有复合的可能。
虽然做不成夫妻了,但情谊还在,已经是著名导演的张建亚鼓励张瑜,她在国外学了那么多年的电影电视制作,不应该就此埋没,
她应该重新出发。
在张建亚的帮助和鼓励下,张瑜开始向制片人和导演转型,经过几次失败后,她终于拍出电影有耳太阳火等具有影响力的影片,
后来,张瑜还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成为了一名女强人。
2000年,在两人离婚9年之后,张建亚也终于走出过去,和一个圈外人结婚了,不久之后就有了孩子。
这一年,张建亚已经49岁,人生过去一半才想开。
张瑜虽然没有出现在张建亚的婚礼上,但她也大大方方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张建亚也坦然接受,
他还把自己的妻子介绍给张瑜认识。
张瑜事业繁忙,偶尔回到上海,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张建亚和他的妻子,参加他们的家庭聚餐,
两人的关系,更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
但令人遗憾的是,张瑜在离婚后一直单身。她并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只是在离开张建亚后,再也找不到那种心动的感觉了。
对于这件事,张建亚既为张瑜感到遗憾,又为她感到担心,他就像一个大哥一样,默默关注着张瑜,担心着她的未来。
现在,张建亚步入老年,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生活惬意的他,最近几年经常在一些影视剧中客串,
弥补年轻时一心想当演员的遗憾。
但是,有些遗憾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就比如张瑜,他对张瑜的感情,也早已超越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