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事业长虹的秘诀,不仅仅在于拥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有些角色更是让演员一生受益,成为他们事业的象征。对于董晴来说,踏入演艺圈的18年里,她一直在努力寻找那个最适合自己的荧幕形象。尽管她拍摄了52部作品,但始终未能突破人们对她的认知瓶颈,知名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微妙的状态。
尽管她偶尔接到一些较为知名的角色,能够短暂地掀起些许波澜,然而大多数观众可能能记住她的脸,却往往无法叫出她的名字。董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9级,凭借甜美的外表被称作“北电校花”。然而与同班同学如吴谨言、景甜、张云龙等人相比,她的职业生涯似乎始终未能迈上高峰,一度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趋势。
尽管如此,董晴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的态度,默默提升自己的演技,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角色,拓展自己的戏路。终于,机会来临,她在张译、蒋欣等一众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以法之名》中,饰演的配角律师张文菁,凭借一段仅15秒的爆发戏,彻底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
她超强的台词功底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演,令许多人看后不禁发问:“这个演员是谁啊?演得让人起鸡皮疙瘩!”信源来自观众的热烈好评。在18年里,董晴一直在扮演配角,默默无闻,而如今,凭借一声怒吼,她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1988年,董晴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虽是底层劳动者,但从小给予她最好的物质条件。小时候,她热爱舞蹈,3岁便开始学习舞蹈,曾梦想成为一名在国际舞台上表演的舞蹈演员。直到艺考时,她偶然报考了表演,未曾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她,居然一举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那时,虽然已经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然而农村的家长依然难以理解演员这一职业。对她的父母而言,演员往往被视为“戏子”,是无法获得尊重的职业。尽管如此,董晴的母亲却始终不以此为意,始终支持女儿的每一个决定,甚至在董晴选择放弃她曾投入大量心血培养的舞蹈路时,依然坚定地支持她追求演员梦想。
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后,由于与周迅相似的外形,董晴获得了“小周迅”的美誉,加之其活泼可爱的个性,使得她在大学期间人缘极好。身为科班演员,她的起点也不低,深受导演尤小刚的赏识,成为他的第一位女徒弟,并且频繁出现在尤小刚执导的多部作品中,表现也十分出色。
董晴的首个角色出现在《死去活来》中饰演的周甜甜,尽管是尤小刚执导,试镜时她却丝毫不敢懈怠。为契合角色,她特意准备了符合人物设定的衣服,表现的自然流畅,足以甩开同时期的许多演员十条街。尤小刚以及其他曾与她合作过的导演都对她的天赋表示认可,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大红大紫。然而,那个机会始终没有到来。
但董晴并未因此急躁,始终专注于提升自己,认真拍戏,沉淀自己的演技。从不依赖炒作,她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来对待。即便是在配角的角色中,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尽力将角色诠释到极致,做到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一原则的体现。
虽然运气似乎总是与她擦肩而过,但董晴仍然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在2016年大热的校园剧《最好的我们》中,尽管接近30岁,她却毫不违和地饰演了直爽可爱的高中生“贝塔”,其自然且不做作的表演赢得了大量原著粉的认可,称她为“国民学姐”。这时,董晴的戏迷开始增多。
直到《以法之名》的爆火,许多人才真正认识到,这位一直默默耕耘的演员,终于迎来了她的高光时刻。毕竟,天赋异禀、一夜成名的故事并不常见,董晴的成功正是她多年来专注演艺、以学习和提升为目标的坚持与努力的结果。每一次亮相,观众总能感受到她带来的惊喜。
董晴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但她早已是许多观众心中的“无冕影后”。屏幕前的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击“关注”,方便你分享与讨论,同时也支持创作。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