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最近听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马特在直播间聊起了王楚钦的事情,第一次提到“王楚钦大脑袋”这个昵称,他可是一再强调,小时候他觉得这个称呼挺可爱的,毕竟那会儿王楚钦还小,脑袋大看着挺萌。可现在长大了,事情就变不一样了。这让我感慨万千——人都在成长,变化是必然的,连那种看似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也要讲究点度。特别是在当今网络环境这么复杂的时候,带节奏的声音,轻易就能引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不只是外表上的改变,更是心态上的调整。马特说得很对,小时候那些无心的“调侃”,如今听起来就像是别人对他的标签,难免让人觉得不舒服。尤其像王楚钦自己在《面对面》里说的,他喜欢别人叫他“大头”,那是熟悉朋友之间的亲密称呼,彼此都知道含义,可一旦这个“称呼”被不熟的人或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带到公众视野里,就会变味。
这其实也是一个关于界限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尊重,尤其是在公众眼里,不是所有的“玩笑”都适合千人一面。王楚钦很明确的说过,他希望别人叫自己“楚钦”,而不是给他随意贴标签。可现实中,总有人喜欢打破这些界限,把个人的小秘密放到放大镜下,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生活、朋友关系或者说人际交往都可能会变得更难。
最后我想问一句,比如你,我的朋友,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一些提醒或者“趣味昵称”已经超出了边界?我们是不是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喜好和底线?毕竟,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闲聊中的“标签”吧。那未来,关于个人的点点滴滴,我们应当怎么守住那份尊重,又不失善意呢?这或许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思考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