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刚走,痴情种汪小菲就八抬大轿把马筱梅抬进了家门,一时间不少网友就对这对夫妻颇有偏见,更多的则是对大S留下的遗孤感到心疼。
马筱梅进了汪家不久,就不知道从哪传出来了她和小玥儿关系很好的消息,甚至就连马筱梅自己都表示,会将小玥儿当亲生女儿对待。
不过打脸来的太快,最近一场直播直接把母女关系打回原形,所有的明眼人都看了出来,在镜头面前,后妈真是个不错的“好演员”。
活在镜头前的后妈马筱梅嫁给汪小菲,以为是嫁入豪门,没想到是入职了一份全年无休、全民监工的“后妈”工作。这份工作的监工众,是全国网友。自从汪小菲把两个孩子从大S身边接回,马筱梅这位新晋后妈,就等于被推到了镜头前。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像在聚光灯下被拆解。直播时,她让一旁的小玥儿继续弹钢琴,随口一句“你接着弹,阿姨一个人播着尴尬”。
听着是求陪伴,但在网友眼里,这就是赤裸裸地消费孩子,拿继女的才艺给自己赚流量。
孩子的琴声悠扬,可这份“母女情深”的戏码,观众并不买账。
琴是亲妈教的,情分是自家的,你一个后妈,凭什么拿来做直播背景板?
后来她给小玥儿卷了一次头发,又被骂了。
理由是“打扮太成熟”、“对孩子发质不好”。
从那以后,她再没敢动过孩子的头发。
在这场真人秀里,导演是舆论,而她,只是一个战战兢兢,时刻揣摩观众喜好的演员。
当后妈难,当一个自带流量的后妈,更是难上加难。
马筱梅的言行,成了一道任人评判的开放题,怎么答都是错。
带小玥儿去逛街,照片流出,一片赞扬,夸她视如己出,温柔体贴。
这份“母女情”的通稿还没凉透,她就在直播里感叹,小玥儿的夏令营一小时五百块太贵,风向立刻就变了。上一秒还夸她有爱心的同一拨人,下一秒就开始骂她小气、装模作样,根本没有豪门太太的气度。大方了是收买人心,动机不纯。节俭了是小家子气,打心底里没把孩子当回事。这杆秤的标准,全凭看客们的心情。她的处境,就像一个业绩考核指标(KPI)随时在变动的员工,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一句话戳破“幸福”剧本成年人或许懂得配合表演,但孩子的情绪,往往是最真实的。那次直播,马筱梅看着小玥儿的头发,脱口而出:“你这两条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应该剪一下了?”这话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水里,小玥儿的回应只有一个迟疑的“嗯?”,带着明显的疏远和抗拒。马筱梅立刻把话题转向自己新做的卷发,问好不好看。小玥儿沉默了几秒,挤出一句“呃,很卷很卷”。这四个字客气得像个标准的社交辞令,而不是女儿对妈妈的撒娇。小玥儿的客气,像一层薄薄的玻璃,透明,却坚硬。当马筱梅提出也帮她卷一下时,那声小小的“不要”,更是直接得让人心疼。
孩子的世界简单直接,不亲近,就是不亲近。
这份生疏,或许才是摄像头背后,她们最真实的相处模式。
同样真实的,还有小箖箖的反应。
马筱梅在直播里夸家里的保姆小杨阿姨做的韭菜盒子好吃,建议她业余去卖。
话音刚落,一旁的小箖箖立刻大声反驳:“不行!”
这一声“不行”,充满了孩子气的占有欲,也无意中泄露了天机。在这个家里,孩子们情感上最依赖和信任的,或许还是那位日夜陪伴的阿姨,而不是这位新来的“妈妈”。当私生活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家里发生的任何事,都可能演变成一场公关危机。马筱梅有一次直播,手臂上露出一块淤青。弹幕瞬间炸了,关于汪小菲家暴的猜测四起。她立刻做出反应,从容地解释是抽血没按好。汪小菲也马上走到镜头前,开着玩笑打圆场,夫妻俩一唱一和,像演练过无数遍。就连汪小菲过生日,人在外地,给马筱梅打了个视频电话,都像一场对后妈工作的“突袭检查”。他问孩子在干嘛,马筱梅汇报说,一个去看牙了,有两颗大蛀牙,一个去看眼睛了。把日子演给观众看到底累不累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庭对话,却再次引来网友的挑剔。“怎么什么事都拿到网上说?”“孩子都去医院了,她怎么没陪着?”每一个细节都被无限放大,每一次互动都被过度解读。汪小菲似乎乐于见到这种“家庭和睦”的景象。他忙着生意,把孩子交给妻子,可能觉得一切妥帖,万事大吉。
他或许没有意识到,这种甩手掌柜式的“放心”,是将妻子独自一人推向了风口浪尖。
让她去承受那份建立情感的艰辛,和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压力,马筱梅做得不可谓不周全。
汪小菲生日,她精心补办派对,请来闺蜜团助阵,给足了丈夫面子,尽力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
可即便如此,唱衰的声音从未停止。
有人断言她不过是下一个大S,早晚被抛弃。
有人说他们夫妻俩就是合伙“立人设”,演戏给流量看。
真心还是演技?或许连她自己都分不清了。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为了不被骂,她必须表演。
而就算付出了真心,也随时会被贴上“作秀”的标签。
最终他们似乎也学会了屏蔽杂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聚光灯不会熄灭,戏就得一直演下去。
至于台下看客们看到的,是精心剪辑的幸福,还是狼狈不堪的真实,也许只有落幕关灯后,她自己知道。
信息来源:私人账号“马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