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白船》由耿子涵执导,周美君与黄子琪担任主演,讲述了少女刘娴(由周美君饰演)在母亲赴非洲后被迫与多年来离婚的父亲相依为命,内心感到孤独的她,在一个普通的夏天遇见了朝鲜姑娘金明美(由黄子琪饰演),并因不期而至的朦胧情愫,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回忆。这段故事成为了她们一生中最难忘的部分。
该片入围了第76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并在第七届平遥电影节斩获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及藏龙单元最受欢迎影片奖。英国权威电影杂志《国际银幕》对本片的评价称:“耿子涵的梦幻般处女作《小白船》,为中国的成长电影带来了一个层次分明、独具新鲜感的视角。”
《小白船》不仅以女性为主题,还几乎由女性主导制作,梁静担任监制兼总制片人,耿子涵执导,郑菁担任制片人,王思静担任联合制片人。导演耿子涵在一次专访中,分享了她与这部作品的心路历程。
电影制作与筹备
电影的制作过程起步于2019年冬季,作品参加了“青葱计划”并成功入围,然而因疫情的影响,筹备和拍摄的进度有所延迟。耿子涵回忆道:“虽然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但最终我们还是在2025年夏天顺利开拍。整个拍摄阶段耗时28天,拍摄结束后我迅速返回北京,与剪辑师马修和蔡晏珊继续线上编辑工作。”
剧组的高效组织也体现在影片的紧凑进度上。梁静的意见和建议无疑对整个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演员选拔和团队构建上,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帮助。尽管拍摄周期紧张,最终的成果却在众多影展中收获了认可。
地点与文化的多重层面
影片的故事设定在东北的哈尔滨,尽管东北三省城市之间有很大差异,影片中的地域背景并未显得过于局限。耿子涵解释道:“哈尔滨的多元文化背景对故事非常有意义。这里有俄式建筑、有少数民族文化,还有浓厚的市井氛围,这样的多样性更能映衬刘娴的成长过程。”虽然镜头未过多聚焦在外部环境上,但东北的文化氛围仍然在电影中渗透出来。
电影中,刘娴与母亲的生活一度如同在“保温箱”中,隔离于外部世界。她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保护与隔离,而她与父亲的生活则开启了她对外界的探索与认知。镜头语言上,耿子涵特别喜爱专注于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种对情感细腻的捕捉,使得影片更具亲密感和代入感。
演员合作与角色塑造
周美君与黄子琪的表现可谓是影片的灵魂。周美君尽管年纪尚轻,却展现出了出色的专业性与成熟的情感表现。耿子涵提到:“周美君非常聪明,心理上非常成熟,我们为她与角色之间建立了许多语境,确保她能真正理解刘娴的内心世界。”相比之下,黄子琪的表现则来自于多次的合作经验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耿子涵表示,黄子琪通过一个简单的台词“我运气不好”找到了金明美这一角色的核心,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黄子琪为了这个角色,特别学习了朝鲜语,这种语言的学习帮助她更好地融入角色的情感世界。
男性角色的设计与电影语言
在电影中,梁龙饰演的父亲角色,与父母的爱情故事注定带有悲剧色彩。尽管每段情感似乎都未能圆满,但耿子涵认为,这种设计并不意味着伤感,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刘娴的成长经历中,父母的感情生活充满了挫折,这种经历让她更加成熟,但也让她学会了生活的继续。”
电影中的父亲角色梁龙,因其音乐与艺术背景,与刘娴父亲的设定不谋而合。梁龙的表演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耿子涵表示:“我不希望梁龙受到过多的表演限制,我想要他自然地表现出角色的本色。”这个角色的东北话与其他人物的语言有所不同,虽略显突兀,但恰恰增强了角色的独特性。
影片的情感核心与文化内涵
《小白船》所讲述的青春故事,并非典型的成长故事,它更多地体现了少女刘娴在不完美的家庭环境中的成长与觉醒。影片中的情感认知,既有青春的悸动,也有对身份的探索。耿子涵谈到,刘娴与金明美之间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依恋与慰藉:“刘娴在那个时刻需要有一个目标,有人能让她的生活多一点色彩。”
影片中的“《小白船》”这首歌,象征着离别与成长,而它在影片中的使用,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金明美告别过去、迈向新生活的决心,也与刘娴之间未曾完全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耿子涵认为,无论是回应还是告别,这首歌都承载了青春的遗憾与期待。
总结与未来展望
《小白船》的剧本创作历时两三年,经过精心打磨。耿子涵表示,这个故事不仅是她个人的回忆,也是对每个人青春的共鸣。她透露,未来将继续构思和创作更多关于女性成长、爱情等主题的作品,并计划与刘亦宁一起创作新的剧本:“这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关于青春的不断回顾。”
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与勇气,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捕捉到了青春中那些不言而喻的悸动与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