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朱之文的前儿媳陈亚楠,对着直播镜头,一字一顿地抛出自己再婚的条件:没什么复杂的,就一条,家底必须得比大衣哥家强,或者至少也得差不多。
这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像一把无形钥匙,瞬间打开了网络世界沸反盈天的闸门——嘲讽、惊愕、叹息,汇成汹涌洪流,瞬间淹没了小小的直播间。
“她到底凭什么?”
“看来还是没活明白啊!”
那么,到底陈亚楠做了什么,引得网友如此反感呢?
“大衣哥儿媳”成了金字招牌
回望来路,朱之文——那位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星光大道》一唱成名的“大衣哥”,用朴实无华的嗓音与农民本色,凭一己之力改写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恰恰是因为有这样名气大的父亲,才让朱小伟几乎失去了自主选择的能力,一直在父母的庇佑下过日子。
直到陈亚楠的身影出现。
一个年轻的护士,就这么走进了朱家的门。
那场被无数镜头记录的盛大婚礼,是朱之文为儿子铺就的黄金地毯,彩礼、新房、汽车……无一不是沉甸甸的父爱堆砌。
万万没想到,婚宴的喧嚣尚未散尽,陈亚楠便果断脱下护士服,一头扎进汹涌的直播大潮。
她精准地抓住“大衣哥儿媳”这块金字招牌,镜头前,她侃侃而谈,笑容得体。
丈夫朱小伟常被她拉进直播间,却总显得局促不安,沉默地缩在角落,像一道模糊的背景。
陈亚楠的直播间里,她活力四射,朱小伟的沉默却日益刺眼。
渐渐的,她开始流露出不耐,言辞间悄然筑起一道俯视的墙:“他太闷了,跟不上节奏”,“生活也好,事业也好,总得人推着走”。
这“推”,很快变成了独自前行,当朱小伟在直播间被妻子屡次打断发言,那份沉默终于凝固成冰,婚姻的航船触礁沉没,仅仅一年多光景。
梦还没醒
离婚后,两人各自驶向截然不同的航道。
这一次,朱之文为儿子找了一个知书达理的普通老师,朱小伟很满意。
婚后没多久,儿媳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朱之文一大家子人都喜笑颜开,似乎完全忘记了从前的阴影,并且绝口不提陈亚楠。
反观陈亚楠,在失去“大衣哥儿媳”的光环加持后,杭州的服装店黯然闭门,她收拾行囊,回到了故乡。
社交媒体上,字里行间弥漫着失落与不甘,昔日风光与当下落寞的强烈反差,如影随形。
正是在这现实的灰幕下,她对着镜头,清晰无比地重申了那个“唯一”条件:未来伴侣的家境,必须强于或至少不逊于她曾离开的朱家。
此言一出,网络空间瞬间被点燃,无数评论如飞蝗般扑来:
“朱家那家底是靠大衣哥几十年血汗和天赋挣出来的,她真当遍地是黄金?”
“一个二婚女人,心气还顶破了天,真当自己是镶金边的凤凰?”
“她难道还没明白,当年那百万粉丝是冲她,还是冲‘大衣哥儿媳’这五个字?”
“看来摔得不够疼,梦还没醒透。”
结语
如此种种,把陈亚楠如今的窘境暴露无遗。
在她还做着自己是朱之文前儿媳的春秋大梦时,人家早已经乘风破浪,迎来了新生活,反倒是她,蹭流量也好,不甘心也罢,不会再有人为这样一个跳梁小丑买单。
有人说,其实陈亚楠也是一个可怜人,就是有些急功近利了,如果她当初能好好跟朱小伟过日子,也不至于落得如今这个下场,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