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将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的原创剧评。今天是第122篇。
喜欢这部剧的朋友们,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这首片尾曲,是多少观众心中对《大宅门》这部经典剧作最深刻的情感印记?而每当片头那一幅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伴随着极具京韵韵味的配乐,也将我们带入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氛围与文化底蕴。
三刷《大宅门》时,我特别仔细地欣赏了这长达43秒的片头。它由14幅精心剪辑的水墨画组成,每一幅画面都鲜明地讲述着大宅门的兴衰历史和京城的风土人情。忍不住想和大家细细分享这其中的点滴。
第一幅:白家大门
这扇门象征着进入与离开的艰难。创业时期步履维艰,而守业更是重重考验。剧集前40集描绘了创业的拼搏与挣扎,后32集则展现了守业的挑战和大宅门的逐渐没落。
第二幅:苍老的老树
这幅画采用了景深的手法,远处是大宅门,前景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象征着家族的兴旺与生命力。
第三至第五幅:宅院、回廊与胡同
连续三幅纯粹展现京城老宅的建筑风貌与胡同生活,宛如影视剧中的“空镜头”,虽无人物,却暗藏无数故事。三刷时,总会让我联想到那些发生在宅院回廊和胡同里的点滴:詹王府大格格与贵武在回廊间的纠葛,二奶奶与白佳莉和杨九红的首次见面与对峙(这是《大宅门2》的剧情),还有宅门口家仆郑老屁、金二以及胡同杂货铺的日常。
第六幅:驾马车的男子
这幅画让我联想到白景琦与郑老屁初次因马车相撞而结下的深厚主仆情谊。此前我的相关文章可以点击蓝字查看:《大宅门:为博白景琦一笑而撑死的“大胃王”郑老屁,根本无需同情》。此外,也可联想到默默守护黄春的黄立,那个孤傲的游侠形象。
第七幅:乌云密布
此画与第二幅老树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枝繁叶茂的老树如今已枯败,乌云压境,暗示着京城在日军侵略下的惨状与颓势。
第八幅:天伦之乐
初见这幅画,我想到了住在外宅的奶奶和小天意,但这属于《大宅门2》。细想应是小景琦和父亲白颖轩,在冬夜被二奶奶赶出卧室后,在院中对诗词,二爷那句“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饱含无奈与心酸。
第九幅:白家夜景
月色下的白家宅邸,几株柳树轻掩,显得宁静祥和。水墨画风简洁而纯粹,留白之处令人遐想无限。
第十幅:唱堂会
唱堂会是京城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白家宅门庆典的必备节目。剧中白三爷、小景琦等人多次唱起那句经典唱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人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这句唱词贯穿全剧,成为重要精神符号。
第十一幅:小摊
画面中一处小摊,令我联想到小景琦被带去吃发糕的场景,之后他被武贝勒绑架,最终由季先生悄然救回。
第十二幅:季先生背影
看到这一背影,总让我想起那位青竹瘦逸、性格刚毅、满腹风骨的季先生。只有他的人设,才能与这幅画面氛围相得益彰。
第十三幅:济南闯荡
这幅画描绘了被二奶奶赶出家门的白景琦夫妻远离京城,在济南打拼的情景。黄立那位一直默默守护黄春的游侠,与他们偶然相遇。
第十四幅:下跪的人
这是导演郭宝昌特别叮嘱画家具体描绘的唯一一幅画。它承载了导演对养母的歉意。我此前对此有详细解读。
不得不说,这短短43秒的片头,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令人印象深刻。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观察与理解,欢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留言,一起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大宅门》第一、二部共用了首尾两幅画(第1幅和第14幅),而中间的12幅则根据剧情差异分别创作,别具匠心。
《大宅门2》的片头同样精彩,玲姐选了两幅典型画面分享:
第3幅:天意受教育
相关文章:《大宅门》中香秀妈对天意的“好好念书”,导演的用意不仅仅是感恩。
第6幅:白美受刺激,拿刀追杀
相关文章:机关算尽的白慧至死不知,竟被亲妹疯狂砍伤十刀,背后并非单纯争家产。
如果你恰巧看过《大宅门》,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感受和见解,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玲姐原创,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