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蔡澜的去世在整个文娱圈引发了轩然大波。众多巨星如成龙、周星驰齐声表达哀悼,全网笼罩在追思的氛围中。然而,就在这情感弥漫的时刻,知名大V项立刚竟毅然发文痛批,直指这位文化偶像,让网络瞬间陷入了舆论狂潮!
项立刚火力全开,质疑蔡澜的三大罪状:他直言蔡澜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完全是炒作,一个频繁换女友来吸引眼球的人,怎能当得起文化偶像的称号?同时,他也质疑蔡澜的美食家身份,认为这不过是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产物,蔡澜对美食的研究其实非常有限,内涵缺乏。
回忆上世纪90年代,蔡澜监制的《聊斋Y谭》票房大卖,达到1128万,后来的《灯草和尚》和《女机械人》等风月片也是票房黑马,成功抢眼。而最让人震惊的是项立刚揭发的一个往事,涉及1993年。当时,年仅17岁的陈宝莲在母亲的逼迫下入行,蔡澜作为监制不但参与指导,甚至还教她如何演绎这个角色。这位命运多舛的女星经历多次自杀未遂,最终在2002年选择跳楼自杀,年仅29岁。
这篇文章引发截然不同的反应:支持项立刚的人认为,在全民悼念之际敢于说出真话,才是知识分子的风骨,不该用花言巧语掩盖不良行为。而反对者则批评他对逝者的不尊重,认为90年代的风月片合法,是否应该以今天的道德标准来审判历史?而且陈宝莲的悲剧也涉及到抑郁症和家庭剥削等多重问题,不能仅仅归罪于单一人物。
回顾蔡澜在83年中的人生,其实宛如香港文化的缩影。前半生的风流才子游走于各种红颜之间,与妻子保持开放式婚姻,成为佳话;后半生则转型为美食宗师,一句“脱贫比脱单重要”更是在网络上成了经典语录。他监制过成龙的《霹雳火》,也捧红过陈宝莲;如此能写出《蔡澜谈吃》的高端作品,也不乏生产风月片的经历。
蔡澜身上复杂的特质与香港影视黄金期的迅猛发展息息相关。评价公众人物如同走钢丝,过度美化则有造神之嫌,而刻意揭短则显得十分刻薄。陈宝莲的悲剧是时代的痛苦,将责任推给某个人简直是草率。但项立刚揭露的情色片往事,确实暴露了香港影视行业的黑暗一面。
在告别仪式上重新提及旧事或许显得残忍,但如果因此掩盖真相,那将是对历史的背叛。传奇人物的故事永远不是黑白分明,正如蔡澜最爱的港式奶茶,茶涩与奶香的融合,才是人生的真实滋味。
你们对蔡澜有什么看法呢?是否喜欢他呢?对于蔡澜你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呢?
本文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