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惊人的159亿元票房圆满结束了长达五个月的上映旅程,2025年暑期档电影序幕正式拉开。这一档期不仅是全年持续时间最长、体量仅次于春节档的电影黄金赛道,更是检验中国电影市场能否保持上半年22.91%票房增长势头的关键节点。
据灯塔专业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晚间,暑期档累计票房(含预售)已突破25亿元,数百部国内外影片同台竞技。然而,在这表面繁荣的景象背后,行业隐忧依旧难掩。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直言,当前市场稀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能够体现“影院电影硬核元素”的高质量内容。所谓“硬核元素”,指的是那些唯有在大银幕上才能享受的沉浸式视听体验,这正是吸引年轻观众离开流媒体,重返影院的核心竞争力。
国产剧情片方面,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题材作品成为国产片拓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支点。暑期档中,《南京照相馆》以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影像为背景,讲述普通百姓冒死运送底片保存历史真相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细腻视角折射出历史沉重与和平的珍贵。
另一部聚焦抗战历史的影片《东极岛》,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中国渔民在二战期间营救英军战俘的英勇事迹。由著名导演管虎与白玉兰奖得主费振翔联合执导,朱一龙、吴磊和倪妮等实力派演员倾情演绎。影片筹备历时六年,而同题材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豆瓣高达9.3的评分,也为《东极岛》早早积累了观众期待。
此外,《731》凭借近80万“想看”人数成为近期猫眼榜单冠军。导演赵林山三次前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深入挖掘史料,甚至赴日搜集相关文献与反战人士访谈,力求真实还原历史。然而如何在影片中平衡历史警示与艺术表达,仍是创作的一大难题。
悬疑犯罪片依旧是暑期档的热门类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指出,过去两年《消失的她》《默杀》等影片均取得不错成绩。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改编自民国杀夫案的《酱园弄·悬案》以百年弄堂实景复刻上海旧时风貌,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遭遇引发社会话题热议。尽管如此,影片上映后口碑出现分歧,被批符号堆砌过重,削弱了1940年代上海应有的粗粝感,使历史背景沦为安全的文化陈列,未能激发观众深层共情。
同样面临口碑两极的还有陈思诚导演的《恶意》,该片聚焦“坠楼案”“网络暴力”等社会敏感话题。部分观众赞誉其“悬疑高级”“演技炸裂”,但影评人质疑其用社会焦虑掩盖叙事漏洞,用反转满足爽感,缺乏悬疑深度。上映仅两天,《恶意》即斩获7500万元票房,显示社会议题的短期爆发力。然而,标签化叙事也加剧了观众对“社会拼贴式”影片的审美疲劳。其最终票房与口碑,将取决于情绪共鸣与叙事诚意的平衡。
喜剧电影作为暑期档不可或缺的“刚需”类型,依旧承载着年轻观众释放压力、寻求轻松娱乐的期待。尽管市场对喜剧片需求稳定,创作却陷入“刚需陷阱”:依赖既定模式导致内容雷同,观众既渴望欢笑又对陈旧套路产生疲倦,行业呼唤创新却面对观众的保守反应。
今年暑期档,大鹏导演的《长安的荔枝》通过黑色幽默诠释“盛唐快递员”的荒诞使命,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职场隐喻,反映“职场社畜”的现实困境。这种喜剧解构现实的风格,与《年会不能停!》相似。由于剧版口碑不佳,影版反而激起更高期待。影片能否将职场隐喻拍得深入人心,是其成败关键。
此外,改编自高评分话剧的《戏台》由喜剧大师陈佩斯自导自演,联合黄渤、姜武、尹正等实力派,讲述梨园后台的故事,折射社会百态;《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延续原班人马,呈现异国绑架乌龙,带来亲切感;曹保平导演新作《脱缰者也》以天津方言贯穿,描绘“老舅绑架外甥”的荒诞故事;姜文七年后自导自演《你行!你上!》讲述父子钢琴梦想追逐,马丽、于和伟加盟提升影片质感。
喜剧导演束焕深刻指出:“让观众发笑是喜剧的基础,但更高层次是情绪价值。”观众胃口愈发挑剔,笑点越来越高,这对喜剧创作提出极致化要求。去年暑期档冠军《抓娃娃》和即将上映、猫眼想看人数达35万的《长安的荔枝》都体现了观众对优质喜剧的渴望;但多部以“开心解压”为卖点的喜剧,因创新不足,市场表现平平。
进口大片则上演特效与情怀的拉锯。好莱坞视效巨制依旧是暑期档亮点,《侏罗纪世界:重生》上映两日票房破亿,恐龙IP魅力依旧,但系列中国市场票房已从2018年16.95亿元下滑至2022年10.59亿元,显现纯特效吸引力减弱。重启版《超人》尝试青春化叙事,赋予女主角更多主动权,但DC宇宙在中国认知度下降,观众接受度尚存疑。
经典动画IP依然不可忽视。《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中,沉睡的小五郎清醒助破案;《蜡笔小新:大人王国的反击》通过幽默探讨成年人压力,结合丰富线下联动,实现老少皆宜的观影体验;合拍片《猫和老鼠:星盘奇缘》融合中国风元素,经典角色穿越东方古城,中影参与剧本创作,试图挽回进口片在国内的颓势。
国产动画电影则打破年龄壁垒,暑期档迎来集体爆发。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孙佳山表示,《聊斋:兰若寺》《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等高质量作品密集上映,彰显中国动画行业勃勃生机。
《聊斋:兰若寺》由《长安三万里》原班团队打造,采用3D技术与拼贴美术风格重塑《聊斋志异》奇幻世界,结合水墨风与激烈打斗,展现独特东方美学。追光动画致力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技术融合,期待本片如《长安三万里》般让经典故事焕发新生命。
《罗小黑战记2》延续首部治愈系风格与精彩剧情,讲述罗小黑与师父面对妖灵危机的冒险,导演坚持手绘,保持动画原生魅力。
由《中国奇谭》主创团队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主题,幽默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哲学的结合,续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艺术风范,赋予国产动画新活力。
当《哪吒2》以159亿元票房谢幕,2025年暑期档亟需另一部现象级影片,既填补市场空白,又以精湛品质重塑观众对影院观影的刚需。炎炎夏日里,饶曙光所期待的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许正隐匿于《东极岛》的波涛巨浪之中,在《浪浪山小妖怪》的职场幽默里,更存在于每一帧不断挑战观众感官极限的光影创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