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鹏,40岁,凭借在电影《蓝色太阳宫》中饰演狄迪一角,荣获了第4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她在演艺生涯18年的第一次主流奖项。近年来,她终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逐渐在文艺片领域崭露头角。
2007年,徐海鹏从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毕业。那时,她怀揣着明星梦,踏入了演艺圈。然而,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职业生涯初期,徐海鹏尝试过多个不同的工作:做过主持人、记者,甚至销售化妆品、衣物,还为别人唱过小样。她还曾花费三年时间创业,但结果并不如意,事业和心灵都经历了巨大挫折。“80年代出生的人,真的什么都没赶上。”她感叹道。
直到2018年,徐海鹏决定专注于文艺片,重新找回了创作的乐趣,也逐渐在电影圈赢得了认同。在《但愿人长久》中,她一人饰演双胞胎姐妹夏婵与夏娟,凭借这一角色,她荣获了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女演员”奖。该片曾在2023年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荣获最佳剧情长片奖,而她的表现则被观众评价为“几乎完美的表演”。在电影上映期间,她进行了全国路演,坦诚与观众互动,无论评价是好是坏,她总是用真诚的态度回应。
徐海鹏回忆起自己早期的经历,感慨万千。她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表演系,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向老艺术家学习”。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练习,若表现不佳,老师便会要求写长篇检讨。年轻时,徐海鹏的心中有着出名的梦想,但进入演艺圈后,她很快发现,越是渴望获得某种东西,反而越难实现。渐渐地,漫长的等待与焦虑让她感到沮丧和迷茫。
然而,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她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并不适合这个充满快速变动的时代。于是,她尝试了多种其他工作,最终决定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在经历了种种失败后,2018年她决定放弃一切,专注于文艺电影,终于在这一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她主演的《但愿人长久》展现了她作为演员的细腻与深刻。影片通过描述三代女性的情感纠葛,讲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物变迁。徐海鹏为塑造角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细节入手,甚至亲自为角色的妆容和发型设计,融入生活中的细腻观察。对于双胞胎姐妹夏婵与夏娟的塑造,徐海鹏用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细节,展现出人物的复杂性与真实感。
徐海鹏与导演秦天的合作令人印象深刻。导演全权交给她理解和演绎角色,而徐海鹏将这一机会充分发挥,几乎将生活中与她相遇的每一位人物的情感和特征融入到了角色的塑造中。特别是在为夏婵这个人物定制方言时,她花了大量时间与方言老师一起,几乎在24小时内都沉浸在成都方言的环境中,以求精确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除了电影作品,徐海鹏也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保持沟通,回应影迷的疑问和评价。她用真诚的态度,赢得了越来越多影迷的喜爱。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徐海鹏坦言,自己作为演员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焦虑和渴望认可,到现在更注重内心的满足和情感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徐海鹏逐渐学会了接受自己,理解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变化,尤其是在成为母亲之后,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女性的坚韧。
“小时候,我总是想要证明自己,但如今,我学会了接受自己。”她说,自己不再为外界的评价而焦虑,也不再为得到某个机会而焦虑。特别是经历了创业的失败与母亲身份的转变后,徐海鹏已经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与内心的安宁。
徐海鹏的演绎生涯中,她饰演了多个“小人物”角色,这些角色似乎总是充满了坚韧和隐忍,仿佛承载着东亚女性的情感密码。从《蓝色太阳宫》中的华人移民“狄迪”,到《水边维纳斯》中的母亲,她通过这些角色,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也传递出了对女性坚韧与隐忍的深刻理解。正如她所言,生活中的每一份经历,都是自己成长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经历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徐海鹏不再执着于追求外界的认可,而是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于她而言,成为一个母亲,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情感的升华。她深知,每一个生命的阶段,都是充满力量和意义的。从“夏婵”到“徐海鹏”,她从一个渴望证明自己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能够接纳、理解自己并最终从中获得力量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