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至23日,大象新闻的《面孔》栏目在福建连城与自媒体博主房琪展开了深度对话,首次揭开她的心路历程。房琪,这位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博主,在沉淀了一段时间后,带着自己“2.0版本”的作品回归,给人一种显而易见的成长感。
在采访中,房琪说话不急不躁,思路清晰。从她的谈话中能感受到,这一阶段的她,已经彻底走出了曾经的低谷,找到了自己更有力量的样子。她直言,“才女”这一标签让她感到更多的恐惧而非欣喜。她深知自己并不完美,真实的自己也有焦虑、紧绷、犯错的一面。尽管如此,这段低谷期反而给了她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未来。“我希望能更主动地走出来,展示更多维度的房琪。”她说,经历了沉默和反思,现在是时候放松自己了。
“才女”标签背后的不安
6月23日,房琪在福建连城的一个小酒店房间里与记者见面。她刚吹完头发,边整理自己边说:“你们先坐一下,我马上好。”前一天,她忙到凌晨才整理完视频素材,几乎没睡几个小时。虽然比记者早两天到达,房琪的眼部依然浮肿,已经是第三天了。“可能是冷空气引起的过敏,我昨晚还打了吊瓶,担心影响拍摄。”她边说边轻松自嘲。
她开始和记者聊起拍摄的细节,“竹筏镜头构图不行,所以要重新拍。”房琪一边处理剪辑事宜,一边轻松地谈论着工作,时而流露出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她告诉记者,她和剪辑师的沟通是随时随地的,甚至细致到每个镜头停留几秒钟,哪一段从哪个位置开始剪接。因为早期她曾说过“内容是我个人输出的”,所以她总是非常严格,努力保持视频的高标准。
聊到最近网络上的话题,记者提到了“标签”和“舆论”,房琪稍微沉思后回应:“我知道自己远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真实的我其实是个普通人,会焦虑、犯错,偶尔也有内耗。”她坦言,自己曾经在节目《为歌而赞》中的表现让不少网友赋予了她“才女”的标签。“那时候我内心的恐惧大于欣喜,”她回忆道,“我说过‘比起女王,我更喜欢清风’,这部分原话当时没播出,为了避免误解,节目播出后,我立刻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补充了完整的出处说明。”
在“精致”与“真实”之间找到平衡
拍摄工作的间隙,房琪开始化妆。她一边说着自己的化妆习惯,一边用手机观看电视剧UP主的视频。“这段视频有一小时四十分钟,我会不会化一个小时多的妆?”她笑着调侃。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生活中的真实与趣味,而这种真实感也正是她最近在视频创作中力求展现的。
化妆完毕后,房琪与摄影师一起去了当地的古村落拍摄。拍摄的过程中,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不时驻足与摊贩交谈,拍摄那些普通而美好的生活瞬间。“这两天下雨,街道几乎没有人,摊位是今天才摆出来的。”她指着前方的剪纸摊位说。她手里总是拿着一个运动相机,边走边拍,镜头时而对着自己,时而转向身边的小狗和周围的人。
虽然她以往的视频风格精致优雅,但这次的拍摄显得更为随性和真实。在镜头背后,房琪透露:“曾经,我总是力求完美,拍摄过程中可能会焦虑、着急,有时候甚至感到崩溃。”她直言,视频的“精致感”往往是经过多次调整和努力的成果,而幕后繁琐的工作则常常被隐藏在镜头之外。现在,房琪意识到,自己需要在精致和真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接下来,我会在这两者之间努力寻找一个更自然的平衡点。”
未来的视频风格如同开“盲盒”
房琪的视频风格一直以来都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画面充满诗意。然而,经过一段沉默期后,她的作品逐渐展现出变化。在最近的岳阳拍摄中,她首次将镜头从自己转向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讲述了非遗传承人陈岳林和他妻子的深情岁月。
房琪坦言,她现在更倾向于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而不是单纯关注自己。“我渐渐意识到,观众除了期待精美画面外,也在渴望看到更真实的故事。”她解释道,“我想打破原有的风格框架,去讲述那些充满温度的生活。”
对于未来的创作方向,房琪说:“可能会有点像开‘盲盒’,看旅途中的路上会给我带来什么故事。”她还补充道,每一段视频的风格都会根据故事的背景和氛围来调整,“比如在岳阳拍摄的是市井温情,在新疆拍摄的则是老兵故事,庄重而严肃。而福建的古村落则是轻松治愈的氛围,每个故事的呈现方式都会因地制宜。”
“是时候给自己松绑了”
回顾自己的经历,房琪在书中曾写道:“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人生失控,但我始终相信,重要的不是极力去掌控一切,而是学会接纳每一段潮起潮落。”房琪的成长历程正是如此,她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直到如今才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会放松,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
她坦言:“九年前,毕业时我跟大家说要‘往前冲’,但现在,我更想分享的是,当你觉得自己搞砸了,陷入低谷时,不要急着给自己定性。人生不止一个课题,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去调整。”房琪认为,所谓的“低谷”并不会一蹴而就地翻篇,而是通过一系列小的调整,逐步找回节奏和动力。
她总结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无论怎么回顾它都已发生。更重要的是,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每一次的经历都能为我们提供养分,让我们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