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西游记》横扫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童年回忆。虽然唐僧这一角色曾换过三位演员,但只有“第二任唐僧”徐少华,凭借那股儒雅清俊的气质,深深刻入了观众心中。他的唐僧形象,白衣如雪,眼神沉静,被赞为“最帅唐僧”。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竟因为“五块钱工资”的差距,让他选择中途退出,导致事业断崖式下跌,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感慨。
这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从头说起。
拍摄《西游记》初期,唐僧一角由汪粤担任,但仅拍了三集后,由于长时间艰苦的拍摄条件,他忍受不住剧组的辛苦,选择了退出。导演杨洁只得在数百名候选人中挑选合适的替代者,最终,山东话剧团的青年演员徐少华脱颖而出。他的形象俊朗,气质出众,符合唐僧“貌若潘安”的要求。试穿袈裟、低眉诵经时,徐少华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与生俱来的文人气质,完全契合了唐僧这一角色的精髓。
1982年,徐少华正式加入《西游记》,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拍摄,直到1985年才完成最后一集《趣经女儿国》。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唐僧形象几乎成了荧幕上的经典,尤其是他穿着僧衣、持着锡杖在女儿国国王朱琳的寝宫中缓行的场景,感动了无数观众。此时,朱琳饰演的女儿国国王也悄然对徐少华产生了情愫。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当《西游记》正要播出时,徐少华却发现了一个令他心生不满的情况:剧组里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演员每月工资高达60元,而他自己却只有50元。这让他感到不公,认为自己的戏份不比他们少,工资也应该与主演持平。导演杨洁解释说,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角色需要长时间的化妆、佩戴假肢和在烈日下粘毛发,工作强度更大。剧组最终勉强将他的工资提高到55元,但依旧未能平息他的心中不满。于是,徐少华提出“涨薪或离组”的选择,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于1985年底正式递交了辞呈。
辞演后,徐少华与妻子杨琨一同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干部进修班,他选择了暂别演艺圈,走进了学术殿堂,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角色理解。在与剧组告别时,徐少华亲自交还剧本,整理道具,逐一告别每一位同事。那时的他,虽然选择了离开,却并不后悔。
《西游记》播出后,迟重瑞接替了唐僧的角色,他的表演逐渐成为观众心中的“唐僧”经典,而徐少华的演艺之路却戛然而止。剧集播出后,关于“女儿国”那一集的绯闻四起。朱琳与丈夫离婚,有人猜测是因为“片场生情”,而徐少华面对外界的种种流言蜚语,公开声明:“我已经结婚,请大家尊重我的家庭。”其实,早在1983年,徐少华就与妻子杨琨登记结婚,他们的婚礼虽简单,却也花费了不少——在那个月薪只有几十元的年代,徐少华将几乎所有积蓄都倾囊而出。
尽管朱琳曾送过一些小礼物,甚至传出了表白的消息,但徐少华始终没有回应。他选择了与妻子杨琨共度余生,杨琨虽然容貌平平,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姑娘。婚后,杨琨转行做导演,作品口碑不俗,而徐少华也在话剧界和公益活动中持续活跃。两人偶尔合作主持、导演春晚节目,默契十足。
即使徐少华逐渐淡出主流演艺圈,但他依旧在话剧界和社会活动中保持活跃,担任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和艺术总监。2008年汶川地震时,夫妻二人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商演,亲赴灾区进行慰问演出。徐少华更是坚持健身,常年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不让身体因年纪渐长而松懈。
2024年2月,年逾花甲的徐少华再次出现在商演舞台上。头顶光秃,身穿袈裟,唱着《敢问路在何方》,他依旧手势娴熟,虽然不再年轻、圆润发福,但依旧能感受到他当年那份儒雅气质。曾被媒体称为“最美唐僧”的他,如今以“唐僧商演”维持生计。观众感叹:“昔日的唐僧,如今也接地气了。”对于这一切,徐少华并不避讳。当有人问起他的现状时,他淡然表示:“没戏拍,就唱唱歌、见见人,生活而已。”
徐少华虽然没有在娱乐圈长青,也没有在流量时代翻红,但他留下的,不仅是那个最儒雅的唐僧形象,还有他在生活中作为丈夫、朋友的温暖与忠诚。他错过了名利的风口,却收获了一个可以与妻子杨琨携手一生的幸福。他的选择虽不完美,却让人动容:人生或许充满遗憾,但这未必就是失败。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它难以预见的代价,而徐少华,显然接受了这一切,并且坚强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