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审阅人员和品鉴读者:本文是经过严格查阅相关权威文献和资料。 全文数据有据可依,可供查证。
我昨天刷到那英演唱会的视频,直接看愣住。现场唱一半人走一半,那英喊别走啊,台下回一句刀郎。这不是演唱会,这是大型公开处刑。多少年没见她这么没底气了。
我是真没想到,有一天天后这俩字会和票卖不动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长春那场,200张打折票挂了10天,愣是没人要。前几天我还专门去翻了她澳门那场,5000座位卖了一个月都卖不满,最后只能7折甩,结果也就那样。她自己大概也想不到,有一天会卖不过岳云鹏。
不是单场问题。这事儿你往回倒,根早埋下了。
我去看了她这些年的发言和现场表现,基本是我说了算的路子。从早年刀郎的歌是农民听的开始,到《中国好声音》里强行安排选手唱高难度曲目淘汰,再到各种节目里的冷脸、偏见、不耐烦。她太习惯当评委了,忘了观众才是真正打分的人。
姚贝娜、周深、刀郎……你要说这些人风格不对,没市场,现在一个个全都翻红,留下的是谁当年在舞台上否了他们?我昨天特地翻了下那英当年在《中国好声音》选周深那期,理由是太小众。现在全网谁还没听过《大鱼》?
而且不仅是刀郎这事。她在节目里对小鹿那句你讲的不好笑,说得像评审台上打分似的,气氛一秒冷成冰柜。我不觉得她真的是恶意,但观众感受是不会给你细抠语气的。你说话没温度,听的人自然没好感。
最要命的是,她唱功现在也跟不上了。不是我挑事,我看了她去年澳门那场,《一笑而过》一开口,台下一片安静,不是动容,是懵了。她还急了,说你们怎么不唱。观众不是不懂,是不想唱。不是歌的问题,是人。
但讲真,这不是一场演唱会的票房问题。是口碑彻底崩的结果。这几年娱乐圈早变了,不是你曾经咖位高、人脉广、语气重,观众就非得买账。现在的受众太敏感了,一点点看不起人打压新人的味道,都会被无限放大。
而且就算你曾经说错了,现在也没人等你慢慢道歉。那英后来是有道歉,说刀郎的事自己欠考虑,可这事她拖了多久?观众早不记得你是不是道歉了,只记得你当年那句只有农民才听。一句话,把自己前半生唱功都赔进去了。
现在这个局面,不是突然的,就是每一年一点点垒出来的。更讽刺的是,现在火起来的反倒是刀郎,《罗刹海市》一出,评论区全在cue那英。你还唱吗?这下听得懂了吗?谁都没想到,15年后,曾经被看不起的农民音乐,成了评论区最硬的锤。
你要说她真没实力,那也不至于。但问题是,她太信自己了,信到忽视了台下的变化。她以为自己还能靠一句点评带节奏,结果现在谁都不信这套了。
观众不是不爱听老歌了,也不是不尊重资历了。是你没看清楚,时代变了。现在观众要的是平等、共情、真诚,不是我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说白了,她如果还站在我可是那英这个立场上,那下一场观众还走不走?真的不是看她唱得好不好,是看她有没有学会闭嘴。现在这状态,别说天后牌,就连春晚牌也未必还能打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