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鞠明秀,四川乐山60后婆婆,认识的人不多,但提起她另外一个称谓——鞠婆婆,大多数人都会拉着长长的尾音说一句:哦~绵绵冰。
鞠婆婆绵绵冰。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摄
“国民婆婆”的称谓源自2025年7月。当年在乐山街头卖绵绵冰的鞠明秀,遇到了从湖南来的一支脱口秀节目摄制团队。次年,鞠明秀受邀参加该团队的综艺节目,现场制作绵绵冰,出售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随着节目在全国热播,鞠婆婆绵绵冰也被全国各地的人们所认识。
6月下旬,第十八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乐山召开,封面新闻派出记者,从乐山出发寻味中国餐饮界的“乐山军团”。7月15日,记者找到鞠婆婆绵绵冰第一代掌门人鞠明秀和第二代掌门人喻莉,听她们讲述鞠婆婆捧着一碗冰,走出国门的故事。
顾客在鞠婆婆绵绵冰点餐。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摄
街头来了个跛腿婆婆
自称有祖传凉糕秘方
鞠明秀出生于1966年,今年59岁。聊到全国各地的加盟店,她和女儿喻莉两人计算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具体的数字,最后鞠明秀语调一扬,说:“两百家绝对是有的。”
起点是在2010年。当年鞠明秀摔断了腿,从乐山一家铸钢厂辞职。喻莉做生意失败,负债七八十万,“亏得来饭都吃不起了。”
于是两娘母一合计,在乐山街头摆摊卖凉糕、冰粉、西米露。鞠明秀跛着脚,向来往的食客介绍,自己家祖传三代的凉糕秘方。但奈何凉糕、冰粉、西米露都是乐山人非常熟悉的消暑甜品,“街上到处都在卖,生意也就谈不上好。”
鞠明秀制作绵绵冰。受访者 供图
从刨冰中吃出美食诀窍
顾客主动为甜品买单
“做绵绵冰是从2018年冬天开始的,到现在差不多7年,几乎每天都有外地人打电话来问加盟的事。”鞠明秀非常直爽,声音大,聊到兴起的时候,乐山话、川普夹杂着都在用。“我本来不会普通话,每天都接外地人的电话,慢慢地就说得上几句了。”
鞠明秀记得,凉糕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的,她和喻莉就想着创新,和同行差异化发展。2018年冬天,喻莉从街上端了一份当年很火的街头小吃——刨冰,让鞠明秀尝。没想到这一尝,还真让鞠明秀尝出了门道。
“妈妈家往上数三代,都是做凉糕的,妈妈也很会做吃的,所以她的嘴巴很厉害。”喻莉记得,鞠明秀尝了后,当即评价道:“碎冰上面浇点糖浆,没有营养,我们来改良一下。”
随后,在女儿的帮助下,鞠明秀买了一台二手的刨冰机,将自己关在后厨,调制出4个不同版本的改良版刨冰,也就是后来的绵绵冰,送给顾客品尝。
“研制的时候是冬天,愿意吃的不多,很多老顾客碍不住情面,才帮着吃。”喻莉告诉记者,第四个版本研制出来后,拒绝的客人几乎没有了,其中一位长期帮忙试吃的顾客还主动提出要给钱,“觉得产品成型了,味道很新颖,不能再免费吃了。”喻莉记得,当时客人给了10元钱。
街头摊贩成为国民婆婆
商标注册到了新加坡正规划澳大利亚市场
跨过年,2019年,随着气温回暖,绵绵冰市场进一步打开。鞠明秀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鞠婆婆商标,搭配她身穿旗袍,手持绵绵冰的相片,正式将原来的凉糕店,改为了鞠婆婆绵绵冰。
喻莉(右三)带着鞠婆婆绵绵冰参加综艺节目。图据网络
2025年7月,湖南的一支摄制团队在乐山拍摄节目时,被鞠婆婆绵绵冰所吸引,将其选作拍摄用具。次年,该团队旗下一个娱乐脱口秀节目邀请鞠明秀和喻莉前往湖南,录制节目。现场,鞠明秀制作绵绵冰,出售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随着节目的热播,鞠婆婆绵绵冰被全国人民熟知。
“北方的青海,东部的绍兴,南边的云南,都有我们授权的店,都叫鞠婆婆,前几天我在新加坡注册的商标也拿下来了,目前我们正在谋划澳大利亚市场。”鞠明秀告诉记者,外地的加盟店几乎都是自己找上门的,目前,他们除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外,也在考虑筹建宣传团队。
“想建短视频账号,想在网上分享店里的日常,和顾客们聊天,但学了很久,还没完全学会。”聊到互联网的帮助,59岁的鞠明秀充满了兴趣,规划着让鞠婆婆的名气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