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离世不到一年,原本外界心目中那位简朴而慈爱的“布鞋老总”、完美父亲的形象,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撕得粉碎。三名自称是宗庆后私生子的男子公开递交申请,要求分割遗产,这一事件迅速登顶各大平台热搜,也引发了大众对宗馥莉处境的深切同情。
事实上,围绕宗馥莉与所谓“小妈”杜建英之间的明争暗斗,早已悄然展开。据娃哈哈资深员工透露,自宗馥莉接掌公司以来,那些令外界不解的激烈举措,本质上是一场复仇。宗庆后遗留下来的遗产争夺战,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据私生子方披露,宗庆后生前为他们设立的信托基金,名义价值高达21亿美元,但父亲去世后,基金账户仅剩18亿美元,而且资金注入也戛然而止。更令他们愤怒的是,基金中一笔110万美元的款项被指控被宗馥莉转走,这也成了起诉她侵占遗产的关键证据。私生子们不仅在香港提起诉讼,要求宗馥莉归还资金、平分宗庆后留下的全部股权,还强烈要求冻结信托账户,防止资金再度被挪用。他们甚至选择在香港和杭州两地同时发起法律战,誓要拿回属于他们的一切。
在这场家族纷争背后,公众更好奇的却是这些私生子背后的母亲身份。曾经的娃哈哈二把手杜建英的名字随之浮出水面。作为浙大高材生,1991年加入娃哈哈,曾主掌海外业务,杜建英的背景非同一般。有传闻称,她曾以“监护人”身份陪伴年仅14岁的宗馥莉赴美,随后在洛杉矶诞下一名宗家的“长子”。更戏剧化的是,最小的私生子据说并非她所生,而是宗庆后别墅内一位女管家的孩子,女管家生子后神秘离去。鉴于宗庆后生子时已高龄72岁,而杜建英年事已高,这一说法似乎更合理。
杜建英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仍旧扑朔迷离。她履历上确有三个孩子,是否全部与宗庆后有关?这背后是宗庆后的默许,还是她的深谋远虑?无人得知。多年来,杜建英通过复杂的股权和人事安排,像藤蔓一样悄无声息地渗透娃哈哈庞大的体系,掌控陕西、云南、四川等地至少12家区域公司。他们似乎一直等待着宗庆后离世的时机,企图坐收渔利。
然而,这一切随着宗馥莉的强势回归被彻底打乱。据内部员工透露,宗庆后在美国期间,实际上已与杜建英结婚。作为一个青春期少女,宗馥莉亲眼目睹父亲的“另一面”,还被迫与身份复杂的“继母”朝夕相处,心中的痛苦与屈辱可想而知。也许正因如此,2004年宗馥莉回国后,便以雷霆手段大刀阔斧改革娃哈哈,推动权力集中,精准削弱杜建英在公司的根基。曾传闻中短暂在娃哈哈任职的长兄,也被宗馥莉果断“请”出了公司。
杜建英与宗馥莉早已水火不容。无论是在有杜建英出席的场合,还是宗馥莉出席的场合,两人从不同时出现。宗馥莉回归后,杜建英的权力被逐渐边缘化,最终退出管理层,却没有选择认输,而是成立了一家名为“三捷”的新公司——其英文首字母“J”巧妙对应她三个子女的名字首字母。
宗馥莉保持惊人的冷静,努力维护父亲生前的尊严。这份冷静背后,是她长达半生的隐忍与积蓄的怒火。宗庆后还在世时,她或许还能顾及父亲的颜面;而父亲去世后,这些积怨彻底爆发。以“优化产能”为由,深圳、天津等18家由杜系势力控制的分厂相继关停,直接切断了对方的实体和财源。与此同时,以私生子名字设立的“昌盛”公司被改名为宗馥莉控制的“宏胜”系。对于争议股权,娃哈哈母公司更是采取“零元对价”强制回购的手段,一场干净利落的权力清扫悄然完成,不留余地。
这场豪门纷争,不仅是遗产之争,更是新旧势力之间的激烈较量,堪称现代版的嫡庶之争。然而,宗馥莉的复仇并非没有代价。关闭的工厂中,不仅有杜建英的股份,也包括宗馥莉自己的份额。新建厂因产能未达标只能外包代工,导致许多老员工失业,宗馥莉因此背负不少责难。但即使如此,她依然选择独自承受,坚守父亲遗留的尊严。
面对私生子的公开挑战,宗馥莉态度坚决。她通过律师严正声明,所谓“证据”一概不予认可,父亲生前从未提及或指示过关于这些子女的任何安排。她的表态直接否定了私生子方试图凭“口头承诺”分遗产的所有可能,表明了坚定立场。
这场风波早已超越了家族内部的私事。宗庆后用毕生心血维系的微妙平衡,在他离去之际轰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宗馥莉以远超年龄的果敢和手腕,迅速掌控全局。她不是被动的守业者,而是在开创属于自己的娃哈哈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