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贵宾通道的玻璃门一开,郭德纲标志性的光头首先闪了出来。
紧跟在父亲身后的郭汾阳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目光,头顶那根晃悠的小辫子还是老样子,但身高已经悄悄超过了郭德纲。
父子俩脚步匆匆走向游轮通道,郭汾阳宽松T恤下的身板明显抽条了,虽然带着点少年的微胖,但早没了小时候的圆润感。
旁边眼尖的围观者小声议论:"郭汾阳这是吃啥长大的? 快赶上谦儿哥了吧! "
他右前方走着的师父于谦身高中等偏上,将近一米七七的个子成了绝佳参照物。
郭德纲边走边侧头和于谦说话,郭汾阳正好挺直了背从两人中间露出半个脑袋,此刻的视觉对比相当直观——这孩子即使没到一米七,撑死也就差两三公分了。
要知道德云社舞台上可没少拿老郭家身高开玩笑,总说"郭氏男子天团平均不过一米七"。
如今郭汾阳愣是把自家老爹比了下去,站在穿皮鞋的郭德纲身边,他脚上那双运动鞋的厚底都藏不住生长势头。
人群中突然有个大姐喊了声"安迪看这里",郭汾阳闻声抬头笑了笑,那神情倒和小时候在天津德云社当"经理"时一模一样。
当年天津德云社刚开张,顶着锅盖头的小郭总可没少制造名场面。
最经典那次是他端坐在台下看演出,突然拿着话筒直言:"还没我动画片好看呢! "全场爆笑声中郭德纲拍他后脑勺的镜头,至今还在短视频平台疯传。
有老观众翻出旧视频对比着看:从前被抱在怀里喂饺子的奶娃娃,现在长得比饺子师傅还高了。
那会儿郭汾阳的社交账号也热闹得很,时不时发点自拍和游戏直播。
直到评论区出现担忧声音:"孩子太小经不起网暴""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星二代咋办"。
这些留言出现不久,郭德纲就把儿子塞进了德云自制短剧片场。
穿着小大褂背台词的日子没过半个月,郭汾阳自己先喊了停,社交账号一夜清空,到现在连张正脸照都难找。
德云社内部有人透露过细节:郭汾阳在后台摔过台本,嚷嚷"背词不如打篮球"。
郭德纲当时就笑了:"不爱干正好,省得霍霍相声舞台。 "
这句话传到郭麒麟耳朵里,怕是能勾起他不少童年回忆。
当年郭麒麟可没少挨父亲训斥,背贯口错一个字都得重来三十遍,班主对长子的教育理念是"家里练好打,出门不怕打"。
如今郭德纲提起小儿子倒换了口气:"这小子不欺负人就谢天谢地了。 "邮轮贵宾厅里几个相声演员也佐证过,有次郭麒麟来探班,郭汾阳窜到他哥背上就不下来,勒得大林直喊救命。
郭德纲端着保温杯在旁边笑眯眯看戏,于谦直摇头:"长兄如父? 搁安迪这儿是长兄如凳! "
这艘搭载德云社邮轮演出的豪华游轮顶层,王惠正帮郭汾阳整理被海风吹乱的小辫子。
孩子趴在栏杆上指远处海岛,郭德纲拿着手机给娘俩拍背影。
有工作人员认出这是经停济州岛的航线,而旅程终点是上海,那个郭汾阳小时候参与选址的德云分社。
当年上海剧场筹备时,五岁的郭汾阳被抱上舞台揭幕。
红绸落下时他踮脚够不着麦克风,急得郭德纲单膝跪地给他举话筒。
现在那孩子说话都不用踮脚了,后脖颈晒黑的皮肤印着清晰的分层,那是暑假跟着鼓曲社学生打球留下的印记。
邮轮靠岸上海时,郭汾阳行李里塞着新篮球,郭德纲翻出来看了看又塞回去。 父子俩钻进接机车里,窗外闪过正在装修的德云社招牌。
有粉丝举着相机追车,镜头扫到后座一闪而过的侧脸,少年轮廓分明的下颌线上,那根随风扬起的小辫子特别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