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那部《清明上河图密码》吧,光是剧名就让人充满期待,但事实却大失所望。你以为是历史悬疑大作?对不起,错了!这部剧名叫《Riverside Code at Qingming Festival (2024)》,看起来多高大上,然而内容却让人痛心。所谓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结果变成了个“名不副实”的糟糕大作,既没有什么悬疑,也没什么历史,家庭伦理强行煽情,案件推理草草收场。最终,原著粉们简直要崩溃了。
开头的几集倒是蛮有点意思。人物们忙碌的场景像极了小说开篇的描写,汴河虹桥的热闹、北宋街巷的烟火气,尤其是赵不尤一家人的互动,看起来就像是小说里的画面搬到了荧幕上,给人一种沉浸感。可惜这种好感觉仅仅持续了几集,剧情一发展,原著里层层递进的悬疑案件统统被丢掉,换上的是编剧自己瞎改的剧情。
张颂文饰演的赵不尤,本该是那种正直沉稳、智慧过人的“讼绝”,结果在剧里成了个小市民,简直没了赵将军的气度,狭隘又小气。而原本聪慧贤淑的温悦呢?成了“女刺客”,白天卖伞,晚上杀人,简直像是“北宋版史密斯夫妇”。但可惜了,剧中的打斗戏真是让人看了打瞌睡,白百何看上去动作僵硬,张颂文一脸疲惫地重复着“我对不起你”,完全提不起兴趣。
更离谱的是,温悦在隐瞒身份十五年后,突然暴露身份,开始大闹府邸、街头打斗,简直是不合逻辑,漏洞百出。其他角色的设定也是大翻车,赵家二弟赵墨儿和小妹赵瓣儿的人设根本不是原著中的模样,剧情发展让人怀疑导演到底看过小说吗?
编剧显然是想做“跨界融合”,既想保留正剧的历史厚重感,又想加入《唐诡》式的奇案推理,还想混合些家庭伦理和轻喜剧的元素。结果呢?这几种风格在剧里硬生生地撞到一起,毫不和谐。小说中的案件,比如《木篇八子案》和《火篇香袋案》,本来是要展现动荡时代的家国情怀,紧张的破案过程让人揪心,最后指向“天下兴亡”的宏大主题。但在剧里,这些都被删掉,取而代之的只有狗血的误会和强行煽情,剧情最终变成了一个讲中年危机和家庭矛盾的低级故事。
原著中的人物关系紧密,互通信息,共同面对困境,既合乎逻辑又能展现角色亮点。而剧中的人物智商降到低点,各自为战,完全没有逻辑性,缺乏严谨性。原本小说中有深厚家国情怀的背景,在剧中也被简化成了市井琐事,失去了最初的精神内核。
单看剧本,除去原著的阴影,这部剧依然是一大失败。动作戏乱七八糟,根本没有逻辑,更没什么吸引力。结局也极为仓促,最后变成了一部肤浅的“爽剧”。乍一看似乎很刺激,实则毫无深度,剧情完全是胡乱编出来的。
不过,这部剧确实有个小亮点,那就是每集结尾的“宋潮小百科”。这些简短的历史小知识,不多但也能让人感受到一些北宋的真实氛围。可惜,这点诚意无法挽回整部剧的失败,简直就像一碗坏掉的饭,上面撒了点芝麻,闻起来香,吃一口却让人失望透顶。
最终,《清明上河图密码》彻底失败,归根结底是创作态度和能力的严重问题。导演买了原著的IP,却只是拿角色名和某些元素做拼凑,完全没有尊重原著,只想靠流量吸引观众。这样的做法让悬疑迷觉得案件太弱,历史粉嫌细节不真实,家庭剧的观众也对人设不满,最痛心的还是原著粉们。希望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不要因此对原著产生误解。原小说才是值得一读的,它包含了真实的东京风云、小人物的挣扎以及家国大义的沉重。而电视剧版,不过是一场“北宋主题cosplay秀”,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这部剧的改编彻底失败,原著的精髓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