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马景涛晕倒的视频时,我的心猛然一紧,仿佛一把刀划过心头:时光无情,流逝得如此之快。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旋律似乎还回荡在耳边,那个在银幕上喊着“太师父”的张无忌,最终也未能逃脱岁月的无情打磨。
而与他一样,时光也没有饶过那位眉间点缀一抹仙气、如诗如画的周芷若——周海媚。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暑假,那时的我们,并不像今天一样被各种补习班绑架。农家的院外,鸟鸣声清脆响亮,屋内则是风扇吱呀作响,和一勺勺挖着西瓜的我们。
那个时候,娱乐选择少得可怜,电视机成了唯一的解闷利器。有时,躺在凉席上随意打个盹,一觉醒来,错过了《倚天屠龙记》的精彩部分。那时的我们,天真地以为电视剧就像人生,不会有重播。
于是焦急地,一只手调着电视机旋钮,另一只手摇晃着天线,终于,看到马景涛穿上民国长衫的《再见艳阳天》,心中才稍微安慰。
那时的马景涛,似乎永远不会老。随着剧集看的多了,我们也逐渐明白,这只是戏剧而已,但剧情却依然能深深打动我们。从《梅花烙》的悲欢离合,到《孝庄秘史》中的那份天问情怀,每一个角色,都如影随形。
记得曾因马景涛的令狐冲造型而“雷”到,但回过头来仔细一看,他的赛华佗形象,竟然丝毫不逊色于乔振宇的演绎。作为一个陕西人,不禁想起这段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没错,马景涛曾走过诗中所说的地方——西安长安区杜曲桃溪堡。但他可不像吕洞宾那样潇洒地四处游历,而是为了拍那部《人面桃花》。
你是不是想不到?那个“咆哮帝”,竟然成了温文尔雅的书生崔护,和“家有仙妻”的林以真、古装女神何晴同框。这不正应了黄安那首《样样红》吗?
“青春少年是样样红,你是主人翁;要雨得雨,要风得风,鱼跃龙门就不同。”
不过,和黄安歌里唱的一夜爆红的“小旋风”林志颖不同,马景涛从来不是那种一夜爆红的现象级偶像。但在那个年代,他无疑是影视剧界的顶流。
如今,像肖战、成毅等新一代流量演员依然在承载着剧集的收视压力,拼命转型。细细一想,他们的身影不禁让我想起当年马景涛的影子。
时至今日,资本早已成为娱乐圈的主宰,剧集制作水准更是精益求精。服化道考究,数亿网友的审视下,曾经的港台剧因为画质模糊、节奏拖沓、表演生硬,早已难以入法眼。但不得不承认,那个年代,港台的制作团队确实遥遥领先。
回望马景涛那时的成功,除了他俊朗的外形,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几乎拼命的敬业精神和极强的表演可塑性。看看他现在,63岁依然活跃在直播行业,你就明白他的坚持与付出。
然而,随着资本的重新洗牌,像马景涛这样的“遗老”,逐渐褪去了主角光环,选择越来越有限。像陈浩民、许多曾经的港台演员一样,他们开始在粗制滥造的网剧中游走。网友们不禁发问:“明明早就财务自由,为何还要这样拼?”
也许是为了家计,也许已经习惯了镜头前的生活,更可能是他们那代人骨子里,注定就是那些踏实肯干的“本分打工人”。
当马景涛晕倒的视频一度引起热议,谁还记得他当年有多红呢?那一段岁月,青春如梦,匆匆而逝,留下的只是一地流金的回忆。
黄安的歌声此时再听,简直就像是在唱我们自己的故事:“青春少年是样样红,可惜太匆匆。流金岁月,人去楼空,人生渺渺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