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安的荔枝》正在电影院热映,还没来得及去看,不过倒是被电影的片尾曲吸引,它就是陈楚生演唱的这首《庙堂之外》。
这首歌是由唐恬作词,彭飞作曲,陈楚生演唱。
这首歌是从电影的主人公李善德的视角出发,唱出了李善德从少年到“老少年”的心路历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遍历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这首歌选择陈楚生来唱无比正确,或许只有陈楚生才能唱出这种历经千帆的少年气,那种内心无比笃定的信念感,而这首作品也借由李善德的故事,唱出了当代打工人的内心困境。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一、
这首《庙堂之外》,与影片内容高度契合,可谓唱出了李善德的一生。
“你看 谁家年少布衣简衫 千里入繁华好城 无限风光有人前程一万丈有人蚂蚁爬高墙也只想有个 墙缝等月光”李善德初入长安,意气风发,少气心气高,奈何前程万丈不是留给他的,他像蝼蚁一样,在官场中沉浮,默默打拼却始终未能得到晋升,只能在夹缝中等待转机。
“可知 尽是险关尽是盘算 尽是雾茫茫 可知 功劳本上未必论着功行赏 多少清白的愿望就有多少张 染黑它的网 名和禄 一把算盘叮叮当当响”他被盘算,被设计,接下这个“千里送新鲜荔枝到长安”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也让他看尽了人心的善恶美丑。
“我当 逐明月枕清风一身坦荡如城门少年郎,我当 工有所偿 学有所用无人欺我无依傍我当 敬来路敬高山敬春日花开花落的街巷 我当 敬那庙堂之外的月光”B段部分是整首歌曲的主旨,唱出李善德内心里的独白,希望坦荡如昨,希望无所欺无所傍,希望清白如月光,哪怕历尽千帆,仍保有初心。
敬挑夫一碗茶汤 赚一斗米小小的筐爹爹在长安行商 平了赋税还有盈账节日里河灯有光 舞姬个个腿脚有伤小沙弥摇摇晃晃 追得猫儿跃过红墙再大的 楼宇城郭再小的 市井烟火不过是 你你我我一步步 往前磕这个段落的说唱,将前面的意象以及理念的部分落实到了每个细节处,才变得更有切肤之感,触心之痛。无论是行商之人,做工之夫,还是舞姬或沙弥,每个小人物都活得不容易,也都在映射着现实中的你和我。
“致我年少志高昂,致我半生无名扬,也斗个胆去拆世间的谎。有得是冠冕堂皇,缺我又何妨,我当逐明月枕清风”李善德虽年少志高,但在权力的倾轧之下,半生籍籍无名。尽管如此,他能够斗胆与这个黑暗的世道对抗,做那个不同流合污的“孤勇者”。
“清白的愿望”与“染黑它的网”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官僚腐败与他的理想主义背道而驰。最后的段落,李善德们的出路就是“庙堂之外的月光”“千军万马蹄下那朵花”“燕儿满口泥安的家”。这些意象隐喻大时代之下小人物的卑微与坚韧,又升华出对平凡生命的敬意。
整首词作非常的触动人,唐恬既写出了李善德的一生经历,更强烈地表达出他的处事原则和人生理想。最重要的是,写出了小人物的坚强,坚持,坚韧,特别是李善德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心怀善良,对生活充满美好希望的信念贯穿始终。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二、
应和歌词的内容,这首歌曲的旋律设计也是既接地气,又志向高远。
三段落设计,完整地、缓缓铺陈开李善德从年少入长安在官场的籍籍无名,再到第二段的在魑魅魍魉中坚守本心,最后到对千家万户每个人的深切祝福。其中穿插说唱段落,细致描摹小人物在唐代生存的艰难众生像。
从压抑到舒展,从低音到高音,将叙述到抒情,从浅水微澜到波澜壮阔,一浪高过一浪,层层叠叠 ,唱出了李善德的狼狈不堪但又光辉耀目的一生,也唱出每个良善的低层民众的疲惫不堪但又坚强豁达的一生。
编曲上以低沉的钢琴与弦乐铺底,以中国民乐笛子作为旋律线,故事感十足的前奏,就像讲书人的开篇引人入胜。
A段部分,就以简单的钢琴作为配器,以突出陈楚生的唱腔,同时,这样简单的配乐,也让故事感更强烈,突出人声。
到了B段的抒情段落,弦乐跟进,弦乐和钢琴并驾齐驱,强烈的氛围感用以烘托陈楚生的抒情段落。
说唱段,为了突出说唱的力度,钢琴,弦乐,架子鼓,笛子、人声和声等乐器形成强大阵势和气场,让说唱段有种众生皆在繁华中艰难生存的景象,愈加生动,情绪也更加强烈。
最后的C段,宏大的乐队交响,配合陈楚生最激昂释放的声浪,既保留盛唐氛围,又形成一种人小物也大荣光的神圣感。
尾声笛声悠扬,但也苍茫,是对李善德这样小人物的敬仰,也有着对小人物生存现状的悲悯。
这首作品的作曲并非惊艳之作,但是放在剧中或者脱离开剧情单独演绎,都不失为一首优秀作品。
三、
导演选择陈楚生演唱《庙堂之外》,是多么英明的决策。
陈楚生的声音干净清明,自带少年感;陈楚生的声音叙述感极强,也吻合作品的叙事风格;陈楚生踏实笃定的个性,仿佛李善德的代言,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也有大荣光的“孤勇”。
这首歌曲在A段部分,陈楚生的声音是在抑扬顿挫中,唱出了中文的魅力,也就是大量的停顿音,唱出了李善德于低微处的倔强。
这是作曲者与演唱者神交似的默契,了解曲子停顿的意思,比唱好听更重要,这样才能唱出作品的魂。
B段陈楚生更多地赋予歌曲情感元素,有悲悯,有张扬,有高亢,有敬仰,这时不再讲故事,而是将对李善德的情感沉浸其中,唱出他的内心。
说唱段则是有态度的,铿锵有力的,重锤砸地面似的掷地有声。将在大唐里的每个小角色,说出他们的境遇,剖开他们内心的伤,道出他们的仓皇。
C段的演绎,陈楚生的演唱是温暖的,如阳光遍洒被阴霾笼罩的广大穷苦大众,他们一个个生机勃勃,他们从贫瘠的土地,开出倔强的花朵。
陈楚生在一首歌里,展示出了他的“声音魔法”,将《庙堂之外》这首作品,唱出了李善良的光芒,也唱出了普罗大众的心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结语:
这首《庙堂之外》唱的不仅仅是《长安的荔枝》中的人物,它其实唱的是个体在宏大叙事中的尊严。
唐恬,用贴合现代的笔法解构历史,彭飞用讲故事的方式构建情绪,陈楚生的演唱,则赋予了小人物以血肉和灵魂。
难怪有人会说这首歌是以“盛唐的壳,装了当代打工人的魂”。而我们这些社会打工人,唯希望工有所偿,学有所用,有一扇属于自己的窗口盛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