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我看过的最令人心碎的预告片。
故事背景设定在1937年,侵华日军铁蹄践踏下的南京城。预告一开始,镜头定格在金陵城陷落的瞬间,背景中响起南京童谣与日军高喊“万岁”的声音交织重叠,画面中日军屠杀的惨状映入眼帘,江水顿时染成血红。
两名日军军官傲然站立于镜头前,张扬地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杀戮竞赛。
没错,这部让我紧握拳头、屏息凝视预告片的电影,正是《南京照相馆》。
这部由《孤注一掷》导演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周游、杨恩又、王真儿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的影片,早前已宣布定档8月2日,如今终于释出了首支预告片。
预告中的一句台词格外刺耳——
“在我看来,今日的电影与昔日的胶卷,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
胶片与影像,借由人的记忆,代代相传。
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绝不能被遗忘。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
那一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影片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件中所保存的珍贵影像与照片创作而成。
那些课本和新闻里反复出现的照片,我们都见过,却很少有人知道,记录日军暴行的影像是如何被秘密保存并最终公之于众的。
故事聚焦于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小店,几名普通南京百姓在这里避难。
邮差阿昌(刘昊然 饰)冒充照相馆学徒,为了求生,被日军翻译王广海(王传君 饰)胁迫,答应帮忙冲洗底片。
这个不起眼的小小照相馆,成了大屠杀中的临时避难所。为了欺骗日军,阿昌白天与毓秀(高叶 饰)假扮夫妻,夜晚则向照相馆老板老金(王骁 饰)学习冲印技术。
在暗房中,一张张记录着日军屠杀南京百姓的照片逐渐显影。
他们既想活下去,更在暗中筹谋如何将这些罪证送出。
电影的叙述视角极为聚焦,紧紧围绕照相馆内的故事展开。
每一个画面都触目惊心,令人震撼。
例如,日军为了炫耀“战绩”,冷酷地拍摄一张张屠杀照片,面对镜头洋洋自得。
又比如,日军将中国人驱赶到江边进行集体屠杀,甚至将人装进麻袋投入江中。
预告中的台词切中要害:“日本人把南京弄成了这副鬼样子。”
暗室内,冲洗底片的昏暗光线如同浸染着鲜血。
显而易见,电影是从“日军罪证”的视角切入,借助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展现这段惨痛历史。
这群在乱世中苟且偷生的普通人,原本只是想躲避战火,却意外成为了沉默的见证者,一张张残酷的照片,最终成为了揭露日军暴行的铁证。
电影描绘了一群南京普通市民面对战争时所做的艰难抉择。
正如导演申奥所言,这些普通小人物就是历史黑暗中的微光。
大历史已经被书写,故事中的细节却深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几位主角中,究竟有谁能够从屠杀中幸存?他们又将如何与日军摄影师周旋,确保罪证底片得以保存并传出?
更重要的是,当照相馆被日军焚毁,照片究竟是如何被带出城外的?
预告片中,刘昊然饰演的阿昌深深打动了我。
无论是身份设定,还是内心情感,这个角色都极为复杂却又真实。
刘昊然在预告中展现出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一面是“懵懂无助”的少年,他踌躇不安,满怀疑惑,不知身上的信件和自己的未来将向何处去,能在照相馆苟活就是他的最大心愿。
另一面则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当照相馆陷入火海,阿昌无法抑制内心激荡,眼中含泪,面露愤怒与悲痛,那一瞬间,少年血性毕露。
他将呆萌与沉重、绝望与希望交织展现,情感层次丰富。
当然,王传君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王传君已成为暑期档的“黑马制造机”,无论是《孤注一掷》还是《默杀》,他的加盟总能让影片增色不少。
此次他饰演的日军翻译王广海,形象立体复杂。
表面上,他是在日军手下谋求苟活的人,却逼迫照相馆人员冲洗照片,处于两难境地。
预告中,日军的杀机同样对准了他的脖子,命悬一线。
高叶饰演的毓秀与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假扮夫妻,在险境中小心翼翼,一声捂嘴轻叹,尽显小人物在铁蹄下的无奈与恐惧,连哭泣都不敢放声。
王真儿饰演的照相馆老板赵宜芳,与王骁饰演的老金是真正的夫妻,一场情绪崩溃的哭泣戏,深深打动观众。
周游饰演的难民,在人群中一个回眸,仿佛预示着凶险难测的命运。
这群实力派演员们汇聚一堂,所呈现的不仅是表演,更是历史的血泪与沉重。
主旋律题材一向不易拍摄,因为观众普遍觉得这些内容“我都知道”,课本里早已写明。
因此,每部主旋律电影要想吸引人,必须突破。
突破刻板印象,突破固有套路,突破观众预期。
那么,《南京照相馆》的独特之处在哪?
它以一家小小照相馆作为切入口,将历史的大背景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
申奥导演说:“我希望通过‘照相馆’这一细微切口,以小见大。”
于是,他选择通过几位普通南京人在大屠杀期间的遭遇,串联起整个故事。
通过冲印底片这一细节过程,展现罪证曝光的艰难历程,将大家熟悉的历史从罕见的视角,鲜活地呈现在大银幕上。
更宏大的是,那些照片背后的历史真相。
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惨状,都有着铁一般的史实支撑。
暗房内,底片逐渐显影,定格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日军侵华罪行的确凿证据。
镜头所及,无不流露出历史的悲凉。
电影以萧瑟的画面氛围和演员饱满的表演,将这段沉痛的历史情感深刻表达。
我衷心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取得成功,因为越多人看到,就越不会让这段历史被遗忘。
2025年,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南京照相馆》以一段保存罪证的真实故事,将历史“具象化”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部电影关乎人性,关乎历史,关乎记忆。
有人拼命掩盖罪恶,有人舍命保留罪证。
有人选择否认,有人坚持铭记。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电影?
正因为时间会冲淡记忆,但绝不能抹去历史。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倒在南京城中的中国人。
他们每一个人,都与今日的和平时光遥遥相望。
正是因为有了我们的记忆,历史的温度才得以传承。
每一个记得他们的人,都是1937年南京这段苦难历史的见证者,是真实存在过、奋力抗争过的生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