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息来源于权威媒体澎湃新闻与文明杂志(详细信源见文章末尾)。为了提升文章的可读性与流畅度,部分内容已进行润色,敬请理智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文|声声说
编辑|声声说
1978年上映的电影《黑三角》席卷全国,吸引了无数影迷的目光,而18岁的刘佳也凭借这一角色迅速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她在片中饰演的“于秋兰”身着泳衣,悠然漫步在松花江畔,笑容灿烂,眼角弯弯,展现出青春与美丽的完美结合。那一幕成为了时代的象征,也让刘佳成为中国影史上首位穿泳装登上银幕的女演员。
这部电影的巨大成功,标志着刘佳正式踏上了演艺的星光大道。她随后顺利考入了电影学院,并接连参演了《湖畔》《江南书剑情》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然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她,在1987年却突然选择了隐退,神秘消失了十年之久。
直到1997年,刘佳携《昆仑女神》和《任长霞》重返荧屏,凭借精湛的演技再次赢得了观众的热爱与认可。这段“隐退”期间,也有诸多关于她私生活的传闻——她与比自己年长13岁的丈夫隐婚,辛苦照顾孩子,甚至有报道称她与父亲的骨灰一起度过了8年时光。她的十年沉寂究竟经历了什么?如今的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票价1毛5,刘佳值1毛4”——这是1977年电影《黑三角》上映时,影迷们对刘佳的调侃。这部电影成为了现象级作品,几乎无人不晓,刘佳饰演的“于秋兰”也一跃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她那双清澈明亮、透着些许迷茫的大眼睛,瞬间抓住了无数年轻观众的心。因此,有人戏称刘佳为“一角四”,意思是影片的四分之一票价都归她了。
然而,即便成名如此迅速,刘佳始终保持谦逊,她表示这个角色并不需要太多表演技巧,所需的只是一个阳光、充满青春气息的演员。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技,她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到达北京的那一天,她背影显得格外坚毅又略带孤单。父母送她到火车站后便止步不前,而她自己拖着沉重的行李,独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开始了独立的大学生活。她甚至自己办理了迁户口等繁琐事宜。
这并非刘佳第一次远离家乡,早在15岁时,她就从黑龙江鹤岗独自前往哈尔滨,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学习。那段时光,训练艰苦,生活单调,但父亲始终鼓励她坚持。父亲常对她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吃苦,没有什么是可以轻松得来的。”从小到大,父亲始终严格要求她,强调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她自律与坚韧。即便是吃饭慢了,父亲也会批评她,“吃这么慢,怎么适应集体生活?”
虽然有人可能觉得刘父过于严苛,但正是这份严格,使得刘佳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1960年出生于鹤岗的她,成长于一个温馨的家庭。家境虽然并不贫困,但父母却始终致力于培养她的艺术才华。她自小便接受小提琴与京剧的训练,并且常常能看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渐渐地,她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把《半夜鸡叫》等经典影片视为自己快乐的源泉。
尽管刘佳家境不错,容貌出众,进入演艺圈并非她唯一的选择,但父母从未阻挠她的梦想,始终支持她追寻自己的兴趣。得知《黑三角》剧组在学校选角时,刘佳毫不犹豫地去面试,她那真诚直接的性格立刻吸引了导演的目光,最终成功获得了“于秋兰”这一角色。而电影的成功,也证明了她并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次年,刘佳成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成为张丰毅、张铁林等人的同学,并在校期间参与拍摄了《子夜》《湖畔》等影片。1982年从电影学院毕业后,刘佳被分配至天津电视台,事业逐渐步入正轨。然而,在这段事业高峰期的背后,刘佳的爱情故事也悄然开始。
李培森,曾是一位英勇的军人,后转业成为文学编辑,早已在工作中见过刘佳的电影,并为她的表演所倾倒。两人因电影文学而结缘,聊起诗词歌赋,彼此间有着不尽的共鸣。李培森深厚的文学造诣、宽广的知识面和不凡的人品,深深吸引了刘佳,尽管他比她年长13岁,但她并不在乎传统的年龄差距,而更看重心灵上的契合。最终,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他携手共度一生。
婚后,夫妻俩生活和谐。李培森保留了军人时期的习惯,注重生活的条理性,而刘佳正好也有着整理家务的强烈兴趣。两人一起做饭,一起打扫,过得甜蜜而充实。尤其在刘佳陷入演艺困境时,李培森耐心地开导她:“创作来源于生活,你应该观察生活,感知人物,再去塑造角色。”
正是他的建议,帮助刘佳逐渐走出了低谷,甚至在之后的岁月里,她开始逐渐从演艺圈隐退,转而专注于生活。然而,命运并未因此而对她温柔。在1992年,刘佳怀上了孩子,却在同一年失去了最亲爱的父亲。面对父亲的癌症晚期,她毅然选择放弃工作,悉心照料父亲。她亲自为父亲熬药、按摩,照料生活中的一切。父亲最终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活了两年,而她也因此将父亲的骨灰一直放在家中,仿佛他永远陪伴着自己,直至八年后,她才将其撒入大海。
父亲去世后,刘佳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平静,儿子逐步成才,她终于有了更多时间去回归自己的事业。1998年,凭借《昆仑女神》,她的演技更加自然,凭借角色的内心深度再次触动了无数观众。随后的《任长霞》让她获得了金鹰奖与飞天奖,再度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此后,刘佳依旧坚持不懈地参与各类影视作品,持续创作出《家有九凤》《磨坊女人》等佳作。虽然近年来她较少露面,但在《你好,李焕英》和《去有风的地方》中,她的演出依然令人印象深刻。近期,她在《以法之名》中饰演的“兰书记”,以其冷静干练的气质再次俘获观众的心。
65岁的刘佳,凭借着平和的心态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依然保持着极佳的精神状态。她不仅重新拾起了一些兴趣爱好,还成了资深篮球迷,甚至多次前往体育馆观看比赛。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秘诀。
作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刘佳始终不为名利所动,专注于用心塑造每一个角色。尽管岁月已逝,她依然在演艺道路上脚踏实地,带着真挚的热爱与敬业。65岁的她,依然值得我们尊敬并称之为“老戏骨”。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看到她带来更多感动人心的作品。
本文信息来源于:澎湃新闻 文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