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的最后一集引发的争议依然在发酵。大结局播出第二天,这部剧的观看人数惨跌3000万,成为今年所有电视剧中跌幅最为严重的一部。而更令人瞠目的是,豆瓣评分在大结局之后迅速从7.8降至7.2,评分变化的背后不难看出,部分观众初始给出高分,但在看到糟糕的收尾后感到不满,从而选择降低评分,这样的“煽动性操作”显然让许多观众失望透顶。
按照这样的断崖式下滑,最终这部剧的单集播放量连3500万都难以企及,算是对张译的品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有网友敏锐地发现,尽管播放量骤降,但剧集的热度反而没有大幅波动,甚至还出现升高的趋势,引来不少质疑,有人喊出了“程序员的杰作”的调侃。
不少网友也统计了此前同一平台上其他剧集的热度变化,发现那些剧集在凌晨等时段出现的波动很大,而口碑崩盘后,热度常常也会随之下降。然而,《以法之名》的热度却保持稳定,这让热度造假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
至于这部剧为何后劲不足,许多网友认为,主要问题出在编剧对人物结局的安排上。正面的角色染上了惨痛的命运,而反面的角色则显得轻松过渡,与其应受的惩罚完全不成比例。比如,谢鸿飞这一角色,尽管干下了许多坏事,但在押送时轻松逃脱,最后选择跳崖自尽,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结局对他实在太过于优待,也让男主洪亮因失职受到惩罚,感觉有些不公平。
兰书记在剧初被塑造成一个深谙心计的大boss形象,观众原本期待她有一个精彩的结局,然而最后却只是被留党察看,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错觉,毫无冲击力。坏人的轻松惩罚固然让人心寒,而正面角色的悲剧更让人心痛。
在之前的剧情中,万海这个角色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同情,大家都希望他能早日出狱与亲人团聚。而编剧在他和儿子的感情线上的铺垫,让观众对未来重聚充满期待。但意外的是,这个角色最后猝然身亡后,大家才意识到,原来之前的种种铺垫完全是编剧在搞拖延,令网友们更加愤怒。
秦锋的结局同样令不少网友感到意难平,他的牺牲显得仓促,本可以活下去的角色,编剧为了制造大结局的高光时刻,最后强行让他死去。总的来看,这部剧的结局漏洞百出,无疑是导致观众大规模反感的最主要原因。希望每位编剧都能对自己创作的剧集负责,剧集的质量和逻辑才是关键,不要试图用各种手段来掩饰自己的不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