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里的杨九红,虽说不是主角,可何赛飞老师把这个角色演活了,让人想忘都忘不了。一提起她,大家想到的都是她这辈子活得太憋屈:以前被娘家人榨干价值,卖到青楼;后来好不容易跟了白景琦,成了七爷的小妾,却被婆婆嫌弃、丈夫冷落、女儿记恨,最后心灰意冷绝食而死。每次想起她的结局,都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杨九红的悲剧,跟那个时代脱不了干系。她就是封建社会里女性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那时候女人地位低,杨九红被娘家卖到青楼,后来在白家受气,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那个年代对女人太不公平。可话说回来,除了这些外界因素,杨九红自己身上的问题也不小。
杨九红这人太好强,哪怕掉进了青楼,也非要争个高下。说她随遇而安吧,倒也没错,可从她对娘家人的态度和在青楼的做派来看,她好像对自己的处境也没那么在意,一副 “既来之则安之” 的样子。在青楼里混得风生水起,天天跟达官贵人打交道,在那个行当里,她绝对是 “拔尖” 的。可话说回来,要是她自己不想当济南府的头牌花魁,谁还能逼着她不成?说到底还是好强的性子作祟,就算做窑姐儿,也要做最出挑的那个。
最可惜的是,她三次能跟二奶奶缓和关系的机会,全被自己浪费了。二奶奶也是个强势的女人,从小在大户人家长大,规矩多,看不起杨九红的出身,其实也能理解。就算放到现在,杨九红这样的出身,估计也有不少人接受不了,更别说讲究门当户对的二奶奶了。杨九红跟着白景琦回了京城,二奶奶不让她进大宅门;后来她生了孩子,二奶奶直接要把孩子抱过去养。
咱也不知道二奶奶抱走白佳莉是早就想好的,还是临时决定的,但至少能看出二奶奶在乎这个孩子。要是杨九红当时能松口,没让白雅萍帮着把孩子偷偷抱回来,说不定跟二奶奶的关系就不会那么僵,也不至于到后来连孩子都不让她看,更不让孩子认亲娘。二奶奶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怕孩子跟着杨九红学坏,影响将来。可杨九红偏要寸步不让,把婆媳矛盾彻底激化了,也让二奶奶对她的印象更差:出身不好,性子还倔,不为孩子将来着想,没长远眼光,更没大局观。这印象一旦种下,就难改了。这是她第一次失去缓和关系的机会。
后来她又怀孕了,为了不让孩子再被抢走,非要回济南生。结果在火车上动了胎气,孩子没保住。这一下,二奶奶更恨她了,觉得是她的倔脾气害死了孩子。其实她要是在京城把孩子生下来,就算像女儿一样被抱走,好歹孩子能活下来。二奶奶看在她为白家生了两个孩子的份上,说不定能对她好点,总有转圜的余地。可在精明的二奶奶眼里,杨九红不光倔,还蠢。第二次机会,就这么没了。
再后来,白佳莉长大了,二奶奶虽然没让杨九红进大宅门,却允许她住进了外宅院子,这其实就是二奶奶在让步了。可杨九红倒好,在外宅撞见二奶奶,不仅没低眉顺眼,还当众跟二奶奶顶嘴,说自己是白佳莉的亲娘。二奶奶在白家说一不二一辈子,连白景琦都不敢这么跟她说话,杨九红却敢公然挑战她的权威。这下,二奶奶算是彻底对她死了心,难怪临终前特意交代,不让杨九红戴孝,这是把她永远拒在白家大门外了。
很多人觉得二奶奶对杨九红太狠,可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就是难题。杨九红性子倔、好强,二奶奶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角色,两个强势的人碰到一起,总得有一方服软才行。可杨九红偏不,次次都跟二奶奶对着干,把到手的机会全浪费了。说到底,二奶奶不是没给过她机会,是她自己没抓住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