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马克尔,这位自诩为“生活方式教母”的女士,再一次用她那不堪一击的“王室光环”向世人证明了现实的严酷与无情。她本该凭借Netflix的真人秀《爱你,梅根》重新塑造形象,成为全球焦点,却以一场彻底的失败收场。那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节目,试图将她包装成格温妮丝·帕特洛的翻版,吸引大量观众。可惜,结果惨不忍睹:这部剧在2025年上半年,连前300名的收视榜单都未能挤入,全球观众仅为530万,排名第383位。看看这个数字,再对比一下她曾经赖以成名的老剧《金装律师》重播的收视水平,真是令人不禁哑然失笑。
更令人感到滑稽的是,梅根的丈夫哈里王子也并未能通过他的“杰作”《马球》挽回一丝颜面。这部揭秘马球运动的纪录片,全球观众数目少得可怜,只有50万,排名第3436位,甚至连九年前的一部过时剧集《希曼:宇宙的巨人》重播的观看量都没有高。观众普遍批评这部纪录片“无聊至极”且“荒唐可笑”,可谓是苏塞克斯夫妇在内容创作方面的“集大成之作”。
虽然梅根和哈里为Netflix的1亿美元合同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从他们的实际收入来看,显然一切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实际到手的金额大概在1000万到1500万美元之间。要知道,这些钱还要用于支付他们在蒙特西托豪宅的高额房贷和安保费用。如此一来,他们的经济状况似乎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宽裕。
至于《爱你,梅根》这档节目,尽管梅根费尽心思展现自己作为“亲民女神”的形象,企图通过做饭、园艺和招待朋友等场景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但最终的效果却适得其反。英国《每日电讯报》形容它为“自恋之作”,《卫报》则批评它“令人不寒而栗,不堪入目”。甚至连那些原本心存善意的观众也表示,节目虽然让他们看完了8集,但更多的是出于对梅根未来还能如何自我矮化、制造尴尬的好奇心,而非对节目本身的喜爱。
连Netflix的老板泰德·萨兰多斯也没有完全看清形势,仍旧坚持称梅根为“摇滚明星”,甚至表示计划推出第三季(第二季已经拍摄完成,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播出)。然而,业内人士纷纷透露,这所谓的“续订”不过是第一季和第二季一并拍好的早期营销手段。Netflix并没有傻到立刻再签续约合同。毕竟,节目在首播后迅速跌出全球及英美收视前十,这让公司高层不得不承认“这档节目没火”。
至于梅根的父亲托马斯,他也忍不住发声,公开批评她放弃了自己的姓氏,改用苏塞克斯这一看似贵族化的标签,这种自我塑造的努力无疑是自欺欺人。即便如此,梅根还是通过她的AsEver品牌保持了些许声势。她的果酱和桃红葡萄酒的销量声称是“几小时售罄”,但其中的实际情况又有多少人知晓呢?尽管如此,她依旧从Netflix和AsEver合作中获得了一定的收入,约300万到500万美元,足够她继续在蒙特西托豪宅中享受她那虚幻的“生活方式梦”。
然而,这一切与她曾经渴望成为“下一个玛莎·斯图尔特”的雄心壮志相比,仍然相差甚远。梅根虽然借助这些小小的成功维持着自己华丽的外表,却离她的目标仍有巨大的差距。而哈里王子也没有比她好到哪里去,他所谓的“激情项目”《马球》,连带他在Travalyst和BetterUp的“挂名工作”都显得毫无实际意义。尽管这些项目听上去高大上,但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裁员不断,连员工们也纷纷吐槽他“首席影响官”这个职务的空洞与无用。
至于他们的Archewell基金会,也不过是一个笑话:2023年,基金会发放的捐赠仅为130万美元,其影响力之微不足道,令人唏嘘不已。梅根和哈里这对夫妇所追求的“美国梦”,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梅根沉迷于镜头前的虚假完美,哈里则依然怀念着曾经的王室光环。与此同时,他们一方面花费大量资金维持奢华生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公众面前竭力修复与王室的关系,似乎还打算回去“蹭点零花钱”。
总之,梅根的“爱”未能获得观众的认同,反而揭示了她与哈里夫妇的虚荣与无能。Netflix在这场豪赌中的投入,恐怕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1亿美元,最终换来的,只是一场昂贵的自恋表演。
不过,尽管苏塞克斯夫妇的梦想未曾如愿实现,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努力和追求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转折。愿我们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教训,在追逐理想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