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指南|致所有被《摇曳的心》震撼的姐妹们
初见电影简介,岂料竟以为是一部洋溢温情的影片,然而,当我翘首以盼之际,却被那抹暗黑的救赎与童年深切的创伤所撼动,心被压抑得仿佛无法喘息。我甚至连夜提笔,写下了如同“人间清醒”般的观影手册,以此警示还未品尝该片的观众:这竟非恐怖片!如若细细品味,仿佛看到那遗留在内心的童年阴影与病态的救赎。
女主美纱子,自幼便被“百合心”这三个字所禁锢。可怜她误以为自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仪式,尤其当我目睹她用刀刻划肌肤时,心中不禁刺痛,似有千千万万的鸡皮疙瘩涌现。换个角度看,心理学的解析则暗示这种行为其实是创伤代际的传递与自我惩罚的体现。原生家庭缺乏爱的孩子,往往会在“痛苦成瘾”中苦苦挣扎,那些潜藏于阴影中的细节更是令人深思。
首先,母亲的日记里暗藏着诅咒,表面上看似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实则隐藏着扭曲的性癖;其次,光子与妓女身份的转换,底层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彼此如狼相食;最后,开放式的结局让人揪心,丈夫究竟会否成为下一个施暴者?尽管影片悄然令人窒息,却也有另外的光亮:那些瞬间让我泪如雨下——
亮介在父亲病床前的和解、在美纱子喂婴儿时的母性觉醒,及结尾那朵在雪地中顽强盛开的山茶花。导演的确懂得如何深刻地扎心,又在黑暗中留下一丝希望。
观影建议:若心理承受能力尚可的姐妹们,可以勇敢一试,观影过后切记寻求解析;而我更建议那些容易共情或童年不幸的人谨慎前行。若要搭配影片,请不妨选择《无人知晓》和《橘子灿烂时》,以便平衡内心的苦涩。
谈及现实中的自残冷知识,其实自残并非简单情绪的发泄,而是那些长期压抑所致的“躯体化症状”。若身边的人表现出极端行为,请记得先给予共情:“你并非怪物”,并陪伴对方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在必要时,不妨联系精神科的医院,因为应对创伤并非寻求“艺术疗愈”的偏方可以解决的。
在这条黑暗中,导演用极致的表现告诉我们:童年创伤是有可能得以治愈的,但前提是必须打破那两个谎言——“错的是我”实际上责任在于加害者,而“没有人爱我”则是谎言,总会有人勇闯黑暗,将温暖带入你的生命。
亲爱的朋友们,若你们正在迷茫与悲伤之中,请立即观看《爱很美味》,让心灵得到洗涤,再次迎接生活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