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十四北
编辑 | 南枫
在电影的评价体系中,口碑的重要性无可忽视,而《酱园弄》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豆瓣评分低于及格线,票房预期不超过五亿,甚至对于未来的作品,业内的担忧也在日益增加。
然而,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酱园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一部映射中生代女演员困境的作品。这种困境,通过这部影片的表现,可以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还记得当时电影主创团队亮相戛纳时,《酱园弄》的导演陈可辛与演员们都显得光彩照人,尽管如此,媒体见面会上,章子怡毫不犹豫地质疑陈可辛。在公开场合,她直言不讳地提到,有一场戏让她印象深刻,而最终在成片中,竟然被导演剪掉了。章子怡当时当面向陈可辛询问为何删掉那一段戏,陈可辛却表示自己并未做出剪辑,随之而来的,便是那场“经典镜头”——章子怡那眼里透出的无奈与愤懑。
回顾电影,观众不难发现,章子怡所提到的那场戏,正是薛至武假称找到头颅,并用此威胁詹周氏签字的情节。詹周氏被吓得几乎失去理智,电影中充斥着她绝望的尖叫声。这段戏原本能展现出章子怡的强大戏剧张力,可惜最终被剪掉,这不仅令人惋惜,也让不少观众为之心痛。
此外,关于雷佳音的角色,虽然其戏份在后期增多,但即便重新剪辑后,仍有部分情节显得多余,甚至是冗长的。这一点也引发了网友的不满,大家纷纷表示这种不必要的剪辑改变,反而让影片的连贯性受到影响。
章子怡看完成片后,显然意识到了这些调整。对她而言,尽管她的高光时刻被削减,但至少这仍然是她的“复出之作”。而现在,电影正式上映,她对于陈可辛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不再直接谈及对剪辑的不满,而是在接受采访时,称赞导演陈可辛的“共情力”。她提到,陈可辛在拍摄一场她与杨幂吃蛋糕的戏时,竟然偷偷拭去眼角的泪水,这种情感的流露,让章子怡深受触动。
正因如此,章子怡在媒体面前给予陈可辛高度评价,她称他为一位“极具共情能力”的导演,而这,也恰恰是陈可辛给了她一次复出的机会。对于她来说,尽管内心难免有遗憾,最终还是选择通过公开的赞扬来展现职业素养和人情世故。
值得一提的是,章子怡从未忽视过电影中的任何演员。去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发布会上,章子怡便特意感谢了其他演员,并称赞他们都是“优秀的演员”。虽然大鹏在影片中的戏份非常少,仅仅是一个客串角色,章子怡却仍特意提到,大鹏在拍摄时的认真态度。此外,她对杨幂和易烊千玺也给予了不吝夸奖,尤其是在电影宣传期间,章子怡不断把光芒分给身边的演员,哪怕他们只是短暂出现。
对于易烊千玺,章子怡毫不吝啬地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他的表现。尽管他在电影中的戏份并不多,甚至更像是一个“彩蛋”,但章子怡依然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这种大气与豁达,展现了她国际影后应有的风度,也让人看到了她的真诚与宽容。
然而,尽管章子怡尽力展现她对演员的支持与尊重,《酱园弄》上映后的口碑却急转直下,票房表现更是让人堪忧。观众开始意识到,尽管曾经在国际上风光无限的影后,回到国内娱乐圈后依然难以逆袭。这种反差,尤其表现在章子怡与杨幂、赵丽颖的互动上。
在杨幂的社交媒体文案下,章子怡评论道:“上海咱们约蛋糕局”。这个评论不经意间揭示了电影中的一场重要情节。随后,两位演员的粉丝围绕这条评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热搜。随着时间推移,赵丽颖发布的单人海报下,章子怡再次评论道:“短发帅气林西”,这才引发了两位女演员粉丝间的互动。虽然表面上看,章子怡只是做了些简单的评论,但背后却隐藏了复杂的粉丝效应。
这个现象让人不禁感叹,原本应该是主角的章子怡,却不得不在一众流量演员中小心翼翼地平衡每一方的情绪。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许多中生代女演员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回顾过去,章子怡曾经在风头最劲时公开表示,自己无法忍受娱乐圈的勾心斗角。她曾在采访中坦言:“我不喜欢别人背后议论你。”当时,这番话代表了她的直率与独立。然而,谁能料到,46岁的章子怡如今也要低下头,成为一个“端水大师”?
这或许正是当下许多中生代女演员面临的难题。曾几何时,演员们都排斥“偶像派”这个标签,认为一旦沾上就意味着自己的实力不足。然而,在如今的娱乐圈,粉丝经济的盛行让演员的忠诚度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每一位演员,无论有多少实力,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维持与粉丝的关系。毕竟,稍有风吹草动,舆论的压力便会扑面而来。
章子怡,作为一位国际影后,经历了事业的高峰与低谷,也学会了在复杂的娱乐圈环境中生存和成长。她的故事,或许正是许多中生代演员在当下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