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半年等待,2025年终于迎来了一部备受瞩目的剧作登上了报刊杂志的版面!自6月24日《以法之名》上线以来,观众的呼声持续高涨,热度不减。这部央视大剧巧妙融合了刑侦与公安元素,延续了《人民的名义》那种以“打击政府贪污腐败”为主题的高质量风格。今年尚无其他剧集能比拟其内容的深度与紧凑。
尽管剧集已经完结,但其中的演员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男主角洪亮(张译饰)在工作中表现得谨慎而内敛,总渴望远离检察官这个充满风险的职业;女主角郑雅萍(蒋欣饰)则因背靠强大的父亲庇护,个性大胆无畏,甚至对上司也毫不客气。近日,文艺报针对该剧发表评论,仅用简短的9字精准概括:“刀刃向内的法治之光”,直击当代观众的审美和心声。
《以法之名》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展开,36集剧情环环相扣、精彩纷呈,暗藏层层玄机。比如开篇第一集的“万海大案”,起初看似普通的经济案件,却牵扯出检察官的惊人秘密——东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乔振兴竟为此跳入冰河,以身殉职。那一幕漆黑夜晚他独自凿开厚厚冰层,原本让人误以为是在抛尸,却没想到“尸体”竟是他自己。乔振兴这个配角成为全剧开局的最大谜团。
剧中男主洪亮和女主郑雅萍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身为检察官的洪亮,经历了政府内部的明争暗斗后渴望脱离这个充满虚伪的环境,宁愿去国企也不愿继续假装。而郑雅萍则依靠家族权势步步高升,对同事和案件始终保持高傲自负的态度。演员们细腻的演绎,将剧情节奏掌控得恰到好处,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
随着剧集推进到第32集,主要角色的命运逐渐明朗。初期以“猜保护伞”的悬念吸引观众,后期则聚焦于剧集的核心观点。《以法之名》凭借紧凑的剧情和立体的群像刻画,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心博弈与道德抉择。它不仅是正邪较量的生死竞速,更是暗流涌动中人性的深刻反映。
剧终时,20个角色的命运纷繁复杂,其中12人结局令人意外,8人命运充满变数。例如与兰景茗反目的李人骏、被陈胜龙抓住的万潮,还有张译饰演的洪亮等角色。大结局令人感慨:“惨胜”二字道尽了整部剧的悲壮。好人已逝,难以回头,但正义终究没有缺席。
正如文艺报所言,这是一部“刀刃向内的法治之光”之剧。“刀刃向内”点明党政机关内部问题的存在,而“法治之光”则代表在乌云密布的环境下,洪亮、郑雅萍等人为主的正义之火熊熊燃烧。央视这次的押注无疑精准命中。
长期以来,法治剧因缺乏刑侦剧的紧张刺激和犯罪剧的生死一线而被观众冷落,常被视为央视“冲业绩”的普通剧目。但《以法之名》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它展现了法治不仅包含刑侦、犯罪,更是破解案件的根本基石。剧中尺度把控得当,从大案入手,细致剖析系统的日常,揭露人情世故,直面人性中最灰暗的角落,令观众深刻体会冤案是如何被制造及平反的全过程。
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剧中角色的立体丰满与真实人性。观众追剧时,关心的不仅是剧情,更是角色的命运,如同关心自己的生活。故事结局揭示了人生无常,命运不可逃避,但我们能抗争,虽可能失败(如乔振兴),虽可能惨胜(如洪亮),但绝不可在终局来临前放弃。
以法之名——有人借法律滥用权力,也有人以法律为信仰,披荆斩棘。法律的意义,取决于公众对它的态度。正义难得实现,才更值得追求。错过时机难免遗憾,但未能实现的遗憾令人终生悔恨。
观看角色的悲欢离合,犹如一口烈酒,越品味越浓烈深沉。如此一部精彩纷呈、寓意深刻的法治剧,怎能不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