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乐坛的黄金年代,黎彼得的名字或许并不响亮,但他创作的歌词却深深植入了几代人的记忆。那些传唱几十年的经典,如张国荣的《Monica》、许冠杰的《浪子心声》、梅艳芳的《将冰山劈开》,背后都有他细腻的文字功底。
如今,75岁的黎彼得生活充满了烟火气——一方面与病痛抗争,另一方面还要帮成年儿子偿还债务。尽管如此,他依旧保持乐观,甚至还在寻找人生的新伴侣。他从幕后词人到直面生活琐事,这样的洒脱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他写词的功力毋庸置疑,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许冠杰合作的那些年,他笔下的《卖身契》《梨涡浅笑》《加价热潮》,无一不反映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打工族在听《浪子心声》里那句“命里有时终须有”,仿佛听见了心灵的共鸣。年轻人在唱《Monica》时,那句“将一生青春牺牲给我光辉”,则迸发出炽热而直白的青春激情。
后来,他为谭咏麟量身打造了《天边一只雁》,为梅艳芳写下《将冰山劈开》,总能精准捕捉到歌手的个性与气质。正是因为他的歌词不矫揉造作,既有文化的打磨,又带着市井的真实感,这些歌曲才能历久弥新。其语言大白话却蕴含真情,就像茶餐厅里一杯热奶茶,平凡却温暖人心。
不仅仅是写词,黎彼得还勇敢尝试演戏和做网络红人,展现了骨子里的洒脱和多才多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在影视剧中频频亮相,虽多为配角,却令人印象深刻。《逃学威龙》中的短暂露面,《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经典的“左青龙右白虎”,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近年来,他在《爱·回家之开心速递》中的角色同样受欢迎,去年更出演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
离开TVB后,他转战短视频平台,《玖噏秘笈》里畅谈娱乐圈趣事,言辞犀利直率,曾因一句“香港乐坛连小猫小狗都能开演唱会”上了热搜。网友戏称他爱凑热闹,他却坦言:“我说的都是实话。”即使生病住院,他依然乐观面对,尤其在钱的事情上看得很开。
今年年初,黎彼得因流感住进ICU,戴了两周氧气罩,出院时瘦得明显。他不仅患有贫血、糖尿病,还伴有肾功能问题,之后又因病短暂复住院。住院期间,老友钟志光常来探望,陪他喝茶;37岁的儿子也经常买外卖送来,出院时还陪他取药,这让他感到一丝温暖。
曾经,他对儿子充满疑虑,担心他会依赖自己一辈子。没想到生病时,儿子还是悉心照顾,证明并非完全不通人情。但黎彼得也明白,只要自己还在,儿子的日子才不会太难,因此他对儿子格外上心。
他没有告诉干儿子黄宗泽,觉得不必麻烦别人。早年经济拮据时,刘銮雄曾资助过他一段时间,但两年前资助结束,他坦然面对,直言“长贫难顾”,自己也不能永远指望别人帮忙,言语中无怨无悔。
两年前开始,他承担起帮儿子还信用卡债务的重担,上个月才刚还清十几万的债务。他终于松了口气,觉得事情总算了结。还完债后,儿子大多宅在家里玩游戏,父子之间交流不多。几年前,他花了十几万送儿子去南京学中医,希望他能学到一门手艺,但儿子因无朋友、经常逃课,没毕业就回来了。对此,他无奈摇头,认为那段时间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选择不再提及。
有人问他如果哪天不在了,儿子该怎么办,黎彼得显得坦然且无奈:“大不了睡天桥底,也不会饿死,申请公屋,总有办法活下去。”
尽管已是75岁高龄,他依然渴望有个伴侣。与朋友李龙基的生活相比,他觉得自己还年轻。或许是看着好友与小女友的幸福,他也希望老了有人陪伴,能有个说话的对象。年轻时,他身边曾有过许多女友,其中最难忘的便是那位名叫Monica的女子。如今,他依然怀念那段时光,也期盼晚年不再孤单。
从写《Monica》的辉煌岁月,到如今帮儿子还债的平凡琐事,再到坦然面对生活、笑谈寻找伴侣,黎彼得的75岁人生真实而倔强。就像他钟爱的茶餐厅叉烧米线,看似平淡,却滋味无穷。
愿他的身体早日康复,生活顺遂,也早日找到那个能够倾诉心事的伴侣。毕竟,认真过生活的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对此,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