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琦这老爷子,越老越能折腾。都快半百的人了,非要娶那个二十来岁的抱狗丫头李香秀,还得让人家做正房太太。
这事儿别说旁人,搁谁身上都觉得离谱。先不说俩人差着快一辈的岁数,就说李香秀那丫头身份,白家上下就没一个同意的。
最憋屈的还得是杨九红。跟着白景琦这么多年,女儿都生了,当年为了白家闯关东,冒着性命危险把药材运回来,功劳摆得明明白白。她自己从没提过要 “扶正”,可现在倒好,被个小丫头抢了先,这口气换谁都咽不下去。
杨九红知道自己劝不动白景琦,就想了个招,联合白家老少一起反对。一群人聚在一块儿,想用人多势众压垮白景琦。白景怡先开了口:“收房可以,续弦不行。” 这话一出口,就像油锅里滴了水,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全是反对的声儿。
可白景琦是谁?人狠话不多,抄起刀就把一桌子菜劈了,撂下一句 “再瞎咧咧,就冲我这把刀说”,当场就把所有人镇住了,杨九红也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这场闹剧中,有个关键人物没露面 —— 跟白景琦最亲的大姐白玉芬。要知道,当初杨九红能进白家大门,头一个点头的就是白玉芬。白景琦向来能听进她几分话,杨九红肯定也跟她念叨过续弦的事,可白玉芬为啥没来帮杨九红?这里头藏着她的精明和清醒。
白玉芬婆家在济南,离北平老远。九一八之后,东北沦陷,北平也驻了日军,到处乱糟糟的。以前太平日子,白玉芬回白家都是一个人来,不带孩子更没丈夫跟着。这兵荒马乱的,就算她想来,也只能自己上路。
济南到北平那么远,路上不太平,谁敢冒这险?再说白玉芬在婆家管着不少事,济南的铺子、泷胶生意都得她亲自盯着。那会儿白家生意不好做,她手里的买卖也够呛,一堆事儿等着处理,根本抽不开身。
更重要的是,白景琦娶香秀这决定太突然了。就算杨九红第一时间捎信过去,那会儿靠马车赶路,等白玉芬赶到北平,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她太了解自己这弟弟了,认定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与其过来白费口舌,还得罪他,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了客观原因,最关键的是白玉芬对杨九红早就没了当初的情分,不想再帮她了。
白文氏刚去世那会儿,白景琦大病一场,白玉芬来探望,正好撞见杨九红欺负槐花。那副咄咄逼人的样子,让白玉芬觉得陌生又心寒。后来香秀跟杨九红叫板,白玉芬也没替杨九红说过一句话。
真正让她彻底失望的,是杨九红抢外孙女那事儿。杨九红本来想趁白佳莉守寡,认回这个女儿,可白佳莉记着二奶奶的话,死活不认。结果杨九红急了眼,竟然派人把白佳莉的女儿抱走,就为了让女儿也尝尝母女分离的滋味。
白佳莉没办法,只能跑到济南投靠白玉芬。杨九红这事儿做得太绝了,自己淋过雨,就把别人的伞撕了,还是亲闺女的伞。这种连亲人都能下狠手的人,谁知道啥时候会反咬自己一口?白玉芬可不傻,自然不想再跟她扯上关系,更别说帮她出头了。
说起来,白玉芬做事果断,拎得清轻重,颇有当年二奶奶的风范。要是让她来管白家,说不定还能撑得更久些。这世上的事儿,有时候不是非帮不可,看清人心,守住自己的底线,才是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