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容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倾情推荐《戏台》
黄渤在《戏台》里唱的那两句《霸王别姬》,藏着个棘手的难题:唱太好,不像包子铺伙计;唱太烂,撑不起洪大帅的 “赏识”。为了找到那个 “带乐亭口音的憨劲儿”,他追着京剧名家学身段,反复调整唱腔里的 “业余感”—— 这恰好是电影对戏曲元素的巧妙处理:不端着,却也不糊弄。
电影没有把京剧当成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让它成了推动剧情的 “催化剂”。大嗓儿的票友水平唱腔,洪大帅的 “门外汉式欣赏”,反而让不懂戏曲的观众也能 get 到笑点:原来艺术的 “雅” 与 “俗”,在乱世里能碰撞出这么多火花。陈佩斯曾说 “担心唱不好,后来又担心唱太好”,这份纠结恰恰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 —— 他不要一个 “假戏真做” 的噱头,而是要让观众相信:一个爱戏的伙计,真的能在逼到份上时,唱出自己的 “霸王气”。
这种 “接地气” 的戏曲呈现,让《戏台》成了一次成功的破圈尝试。当大嗓儿穿着戏服站在台上,抖着腿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台下观众笑他笨拙,却也会被那份 “赶鸭子上架” 的认真打动。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野心:让京剧不再只是戏院里的阳春白雪,而是能走进小人物的生活,成为他们在乱世里对抗荒诞的一点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