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变迁,光影浮沉,演员之路尤为复杂。姜文新片《你行!你上!》演员名单一经公布,雷佳音的名字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犹如一场未曾平息的风暴,在观众与行业间搅动起纷纷扰扰。此时,翻开他的演艺生涯,便见那一条由光荣与争议交织的路。
曾几何时,他是圈内顶流,是掌握飞天、金鹰、白玉兰三大视帝奖杯及金鸡影帝桂冠的实力派。2017年,《我的前半生》中,他所饰演的陈俊生,一个婚内出轨的负面角色,却在他的细腻演绎下,化身为挣扎与懦弱交织的悲情人物,竟让观众误将他视为“前夫哥”的代言人。到2022年,《人世间》里的周秉昆,一个既无文化又无作为,却对家庭尽心守护的小人物,雷佳音更将那份窝囊废的形象推上巅峰,三大视帝奖杯悉数收入囊中,成为内娱“窝囊废赛道”的无冕之王。
起初,观众为这份“接地气”的表演所吸引。他那圆脸小眼,既无传统帅哥的锋芒,又有着市井间朴实的笨拙与真诚,恰似街巷里那平凡而可亲的人。正是这种亲和力,让他迅速打破阶层与圈层的隔阂,从文艺片到商业大片,从正剧到喜剧,几乎无所不能。张艺谋、冯小刚、宁浩等一线导演纷纷抛出橄榄枝,2023至2024年春节档,他更创下同档期主演两部电影的罕见纪录,资源厚度逼近沈腾。
然而,风水轮流转。2025年,《酱园弄》《长安的荔枝》相继引发争议,观众的耐心开始消磨殆尽。《酱园弄》中,他饰演的副局长薛至武在大女主电影中篇幅过重,遭网友调侃“抢戏成主角”;《长安的荔枝》里,他与岳云鹏的对手戏,更被批评如同综艺表演。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些角色与他过去所塑造的“憋屈小人物”无甚差别,眼神依旧闪躲,欲言又止的沉默,窝囊气息一如既往。当观众发现“雷佳音演什么都像雷佳音”时,初时的新鲜感已悄然转为审美疲劳。
雷佳音的资源优势,绝非无理取闹。导演们看重的正是他“好用”二字。张艺谋称其“可塑性强,表演放松生活化”,冯小刚更直言“不掰扯”,意即无大牌架子,不改剧本,高配合度。如今剧组预算紧缩,拍摄周期短暂,这种“低麻烦系数”的演员自然备受青睐。更重要的是,他那兼容并包的表演风格,既能在《人世间》里诠释底层小人物的挣扎,也能在《满江红》里饰演奸臣秦桧的阴鸷,甚至在《超时空同居》中展现喜剧天赋,这份“万能适配性”令资本视他为“最稳妥”的选择。
然质疑声亦非空穴来风。内娱资源垄断的现象由来已久,少数头部演员掌握大半优质项目,令新人难以翻身。雷佳音的“霸屏”,不禁令人联想起昔日黄渤的盛况。2015年,黄渤因一年内七部电影上映,被调侃“承包了整个院线”。此种周期性的“演员霸屏”,实则暴露了行业缺乏新鲜血液、创作单一的困境。雷佳音在《第二十条》中再次扮演“憋屈小人物”,观众不免质问:难道内娱再无他人能胜任此类角色?
娱乐圈的生态,始终在“造神”与“毁神”之间徘徊。雷佳音的困境,正是行业快速扩张与演员自身成长步调不一的缩影。当资本热衷于“短平快”回报,当观众渴望“新鲜感”持续涌现,演员夹缝中求存,既需维持曝光以保热度,又要留足时间锤炼作品,这种平衡本就难以把握。
也许,对雷佳音而言,此刻最需的是暂时停步,静心思索:他是欲做资源之王,还是愿成令人铭记的角色之人?终究,岁月会为那些角色镌刻记忆,而非流量的幻影。
愿每一位艺术者,都能在纷扰中守住初心,在浮华之外,书写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前路漫漫,但心若不灭,便有光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