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第九期,GAI把字幕组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把伴奏给唱到断线,把节目组逼得频频上热搜,结果,竟然还是没能把自己从赛场上“逼”出去。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愤怒也能变成收视率的神器。你以为你自己一怒之下翻桌离场,结果却发现你被邀请上了更高的桌。
在这一期的节目里,GAI演绎的《山城棒棒军》现场即兴改了歌词。
前奏时,GAI语气满不在乎地喊道:“今天这首歌,不会有高音,没有旋律,也没音准,你们就别来评判我啦。”
接着,间奏的部分,GAI又一次发出了“我比了九期了,这一轮我才真正明白,无论谁给我投票,反正都没办法让我爽。记住,做自己才是真的爽。”
最后,在歌曲接近尾声时,他再次喊道:“歌手?我当然是歌手,我是中文说唱歌手!咱们现场见啊!”
“现场见”的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惊慌:完了,这下不想走也得走了。没想到,GAI还没走,热搜倒先“滚”了起来。
我敢打赌,99%的观众都和我一样,以为节目组下一秒会丢出“因个人原因退出”的官方声明。
结果,镜头一转,GAI还没来得及收拾心情,脸上笑意未尽,下一秒脸色就变了。这一场“翻脸”比任何一个高音都要令人震惊。
成年人的崩溃,果然只能默默播放,静音观赏。
但最让我捧腹大笑的,还是字幕组那无奈的背影。
GAI一开口把“我”改成“老子”,估计字幕老师一边敲着键盘,一边默默心里骂:你唱的每个字,简直在逼我加班到天明!
要按GAI唱的来加字幕,估计就得通过不了审核,要是全都用星号代替,也太丑了。
于是,最后字幕组也只能妥协,把原本的字幕放上去,你唱你的歌词,我放我的字幕,咱们互不干扰。
换个角度想,这不就是我们每天在工作中默默忍受的“打工人”生活嘛?嘴上说着嫌弃工作,身体却还是准时打卡。
GAI那句“做自己最爽”其实可以翻译成:“我疯了,但我疯得特别专业。”
节目组更聪明的是,他们早已看穿了GAI的“在乎”。
那些真心不在乎的人,怎会在离场时特意cue演唱会?就像我不会在辞职信里加一句“记得关注我朋友圈的连载小说”。
看似随便的引流,实则都是精心设计的脆弱心理。
节目组的小算盘其实很简单:如果让他走,收视率下周就会直接“跳水”;要是让他留,那黑红也是红,话题照样不缺。
但没想到,他们竟然把“留人”玩成了“公开处刑”:你不是想引流?那就让你自己亲手把观众送进我的下一期吧。
忽然让我想起了《浪姐》里的某一位姐姐,也在公演前夕临时改了歌词,结果节目组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将这一有争议的部分剪辑进了预告片。
这个方法虽然有些老套,但效果无可否认——观众就是爱看这种“失控”的剧本,尤其是在失控中透出点真情实感时。
不过,GAI的“失控”可不完全一样。他的愤怒中带着一种rapper特有的“我来教你们怎么做事”的中二气息。就像你闺蜜喝醉后,突然开始给你分析前男友的八字一样——一边好笑,一边又隐约感动了?
确实,感动是感动,但问题是,节目组早就为他准备好了下一期的剧本:要么消极应对,唱个《西湖》的2.0版本,要么继续疯狂,冲击《朝天门》的promax版。
反正观众永远不会嫌事大,越是有冲突,流量就越多。
但最让人感觉微妙的地方是,GAI以为他用“现场见”把桌子给掀翻了,结果他只是把桌子变成了T台,节目组趁机把灯光聚焦在他脸上:“瞧,这就是咱们本季最值钱的戏服!”
我突然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别在综艺里找真心”了。
当你撕开伤口时,制片人早就给伤口打了个高光。
GAI的愤怒是真的,但愤怒变成商品的速度,比他唱完一段verse的时间还要快。
所以下一集,我依然会继续蹲直播,不是为了听歌,而是想看GAI怎么在镣铐里跳舞。
就像我们知道老板在画饼,还是忍不住打开OA系统。
我们都需要一点“万一呢”的幻想,来消化“算了吧”的日常。
当然,也可能是我熬夜看综艺的错觉。
但管它呢,周五晚上,谁还不是一边骂着赛制狗血,一边准时打开投影仪?
成年人的叛逆,从按时收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