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超人》在全球影坛引发热烈反响时,其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表现却显得异常尴尬。截至7月21日,该影片的全球票房高达4.6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逾33亿元,在北美、英国、法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稳居票房榜首。然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大相径庭,累计票房仅为6160万元,7月21日的单日票房更是仅为40万元,位居票房榜第12位。这一强烈的对比,不禁让人深思背后的原因所在。
首先,全球市场的火热是不可否认的。《超人》作为经典超级英雄 IP 的新作,凭借着庞大的粉丝基础,以及动作、科幻、奇幻和冒险等元素的巧妙融合,为观众提供了震撼的视听体验。国外观众对超级英雄题材的热情本就根深蒂固,在IMDB上超14万人评分7.6分,足以显示这部影片在海外市场的受欢迎程度。那令人惊叹的特效场面,超人飞天遁地、拯救世界的壮观镜头,正契合了海外观众对这一类型影片的高度期待,驱使他们愿意走进电影院为之买票。
然而,来到中国内地市场,情况却截然不同。尽管豆瓣的评分为6.7,虽然并非低分,但与IMDB的7.6显然存在明显差距。这反映出中国观众在审美与评判标准上发生了变化。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观众们的口味逐渐多元且挑剔,不再单纯满足于特效和英雄拯救的老套套路。在很多中国观众眼中,《超人》的叙事似乎显得有些陈旧,超级英雄面临危机、自我挣扎、最终胜利的模式,在同类影片泛滥后,观众已然产生审美疲劳。
此外,近年内地涌现出不少优质国产影片,涵盖悬疑、现实和古装等多种题材,持续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观影需求。当《超人》以习以为常的超级英雄模板进入市场时,尽管曾经的辉煌难以重现,缺乏剧情创新的影片在中国市场自然失去了相应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宣传推广的不足也可能是导致票房不佳的原因之一。与全球其他区域的成功上映相较,《超人》在中国的宣传力度逊色不少,未能充分展现出其与以往超级英雄电影的区别。这使得许多观众对这部影片缺乏兴趣。此外,排片安排也对票房产生了不利影响。7月21日其单日票房第12名的背后,有着较少的排片场次。由于初期票房未能如愿,影院自然减少了该影片的排片,把更多场次留给了更受欢迎的影片,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排片数量的不足导致观众难以观看,票房进一步下滑,渐渐演变为市场上的边缘作品。
然而,《超人》在中国的失利,并不意味着超级英雄题材在中国市场无路可走。关键在于影片是否能够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是否能带来新颖且独特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