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张鹤伦的步伐,便能尝到丰厚的果实。这句调侃正是网友们在张鹤伦的深圳与鄂尔多斯专场演出结束后,对他的赞美与玩笑。随着一场场商业演出的接连而来,他似乎正在快速积累财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看到许多演员频繁乘坐头等舱,真让人心生羡慕。高密度的演出安排,实在给张鹤伦赢得了“劳模”的称号。那么,在七月这个月中,德云社究竟为张鹤伦安排了多少场专场演出呢?为何与其他师兄弟相比,张鹤伦与郎鹤炎的演出数量居然如此之多?
在七月份,德云社共为张鹤伦与郎鹤炎安排了六场精彩的演出。深圳与鄂尔多斯的演出已圆满落幕,接下来,他们将紧锣密鼓地奔赴宁波、绍兴、济南、广州等地继续献艺。一个月内六场专场演出,数量实属可观。而每场演出,通常会在目的地停留两天一夜或三天两夜。粗略算来,他们大约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这难怪大家纷纷称赞张鹤伦与郎鹤炎是德云社的真正工作狂。
不同的演员有着各自不同的推广方式,有的人适合这个,有的人则更适合那个。在德云社中,张鹤伦显然是最适合相声舞台,最适合频繁演出的演员。他敏捷的舞台风格备受观众的喜爱,加上东北人天生的幽默气质,使得张鹤伦在舞台上格外吸引眼球。既然他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那就应给予更多的演出机会与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局面变得越来越明显。
在综艺节目中,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人气高、话题热的演员。相较于孟鹤堂与秦霄贤,张鹤伦在综艺资源方面显得稍有不足。在宁波演出的期间,岳云鹏曾亲临现场探班,他对张鹤伦频繁的商业演出表示了极大的羡慕。他幽默地表示:“捧得高,自然摔得也狠。”不过,接着他又转述,自己的演出数量多,主要是因为没有综艺和影视剧的邀约。
张鹤伦不仅是滚滚财源的保证,同时也是票房的稳固支柱。在深圳的专场演出中,1000个座位被一抢而空,而鄂尔多斯的专场演出,680个座位几乎也只剩下了寥寥无几。如此高的上座率,令演出变得尤为盈利。而既然能够赚到钱,随之而来的福利和待遇自然也会相应提升。在前往深圳演出时,郑好全程享受头等舱的待遇。直播中,他满脸幸福地表示,回程时甚至躺着回去,脸上尽是舒适与惬意。
小剧场是德云社生存的基石,而商业演出则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跨界尝试更是德云社不断求新求变的体现。要说如何盈利,商业演出与多样的跨界尝试无疑是关键所在。正因为拥有实实在在的实力,德云社才能做到有底气,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就像太平剧社的复演,其他社团在德云社的带动下,逐渐也能步入正轨。凭借雄厚的资金与强大的资源投入,德云社不仅能让太平剧社重生,还能确保其演员不断获得演出机会,实现自身价值与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