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的灯光下,徐艺真手捧证书的画面定格,瞬间刷爆全网。
这位被业界称为“短剧一姐”的95后演员,用自己的实力突破了短剧行业的天花板。
她的短剧不仅成为央视官方认证的“品质标杆”,更以现象级影响力让传统影视圈集体陷入沉思。
当短剧从“快餐文化”蜕变为“精品内容”,徐艺真的破局之路究竟暗藏哪些行业密码?
01.寂寂无名
当年,徐艺真还在大学的时候就曾通过微信群向各个剧组投递简历,也因此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但连续在《AI》和《真相》两部短片中露面的她,因为戏份少,并没有多少人能注意到。
后来,从浙江传媒学院毕业的徐艺真,怀揣着她的演员梦,踏上了北漂之路。
随着当下渴望成为明星的人越来越多,演员的路上也是人满为患。
而徐艺真不过是万万个追梦人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
带着迷茫和期待,她到处投递简历,等待试镜机会。
即使手机里存满“试镜未通过”的回复,她也没有放弃。
那段时间,秉持着“有戏就演”的原则,她参与拍摄了几部戏。
例如在《骄阳伴我》中饰演女主白百何的助理。
可是这些剧要么扑街,要么没有热度,导致徐艺真也迟迟未能在演艺事业上打开局面。
直到2023年3月,学长的一通电话为徐艺真带来了转机
“有部微短剧缺女主,你敢不敢来试试?”当时的徐艺真根本不知道微短剧是什么,但出于对师哥的信任,她还是参加了试镜。
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微短剧,但是却成为了她改变命运的关键节点。
02.称霸短剧
那部剧讲述了重生后女主接近前男友的死对头,后来两人合作复仇,最后在一起的故事。
当时此剧横空出世,引起强烈反响,累计充值数额超千万。
徐艺真也“一战成名”,在该行业站稳了脚跟。
至今回忆起这件事,徐艺真都印象深刻。
因为在她看来,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机会,她或许还在之前的赛道上摸爬滚打,成名更是遥遥无期。
但她却忽略了自己那份“真心”的重要性。
她“真诚待人”,所以能得到真心的回报。
当时如果她不信任她的学长,她也不会得到这次机会。
除此之外,她对短剧的态度则是“特别较真”。
当初自己了解微短剧时,发现贬多于褒。
但是她还是选择自己去体会,而不是随便听信网上的言论。
在拍摄时,她始终坚持用长剧的细腻演绎方式去演短剧,不能因为“短”就失去“精”。
对于不符合观众口味的人设,改!程式化的表演,改!俗套的剧情,也改。
因为她对于短剧精益求精的严格要求,她的事业开始如火箭一般上升。
2023年一年下来,她拍摄了十几部短剧,却基本是100%的爆剧率。
她主演的“快穿皇后打工记”充值流水突破2亿元,《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24小时流水达2000万元,抖音单条视频播放量破10亿。
热门小说的IP经过她的改编与演绎都能爆火,这就是“短剧女王”的实力。
就连宁静都付费观看她的短剧,称赞她演的很“飒”。
可是从长剧到短剧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成名后,徐艺真遭遇了行业质疑。
先是质疑她的演技过于夸张,“表演单一”“没有创新”的批评声此起彼伏。
后来是短剧导演的质疑:当某剧组将穿帮镜头直接放入正片时,她请求修正,工作人员却不屑地回应道:“谁会盯着看这种细节?”
更令人寒心的是观众对整个短剧行业的质疑。
很多人将短剧圈与娱乐圈放在一起对比,诟病短剧上不了台面。
有趣的是,有的人应聘助理时明确标注“不当短剧助理”,认为短剧圈太乱。
而2024年年初,徐艺真与老搭档孙樾宣布停止合作,拆除CP,这更是让徐艺真在短剧圈雪上加霜。
03.浴火重生
那些质疑徐艺真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于是在解体后,她也展开了自己的反思。
2024年1月,她与于亚辰成立北京龙壹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正式从演员转型为制片人。
新身份带来新机遇,而她也没有局限于短剧行业,反而参加起了综艺。
在《开播!短剧季》中,她一人分饰两角,通过眼神切换精准区分“职场菜鸟”与“复仇女王”。
连评委张萌都赞叹:“徐艺真是百搭型演员”。在《五哈》第五季中,她指导嘉宾表演霸总短剧时幽默自嘲“脚趾抠出三室两厅”,展现了剧外真性情的一面,让观众渐渐消除对她的偏见。
经过在综艺中曝光度的增加,她隐隐有转型成为演艺圈新的流量小花的趋势。
可转型归转型,女王的江山不能不打。
徐艺真力求突破自我的界限,寻求短剧革新。
她知道当初短剧的风口已经过去,不能一直沉溺于流量红利。
所以在成立工作室后,她提出“短剧也要有电影质感”的理念。
于是,《你好,我叫许星月》这部40集大体量的短剧出世了。
在剧中,她饰演的许星月穿越回80年代,面对赌博的爸、隐忍的妈,开启了对母亲的救赎,被称为“短剧版《你好,李焕英》”。
徐艺真在给母亲的信中“爱你3000遍”的小设计,加上那句“母亲看不懂,但是女儿懂”的解释,收割了无数人的眼泪,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她还将短剧与文旅和非遗深度融合,探索微短剧的下沉意义。
黑龙江文旅邀请徐艺真拍摄短剧,她欣然同意。
最后拍出的《踏雪寻熊》,受到各界媒体的争相转发与夸赞。
因为这部剧将东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赫哲族的民风民俗结合,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并且这部剧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将流量转化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意义拉满。
她也因为此剧一举获得本次微短剧的年度女主,事业走上了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