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塞克斯公爵夫妇的Netflix真人秀已经变成了好莱坞最尴尬的故事之一。在他们自豪地签下的1亿美元合同下,原本应成为王室名流的加持,最终却变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背景噪音。梅根和哈里,这对曾被称为“叛逆王室”的夫妻,在Netflix上的“创作生涯”仿佛已经划上了句号。
首先,谈到梅根的《爱你,梅根》这档生活方式节目,原本该展现她作为公爵夫人平日里做饭、园艺、招待宾客等充满魅力的一面,却意外地与Netflix的榜单背道而驰。这档节目不仅没能进入2025年上半年前300名的节目行列,甚至连《金装律师》这种老剧的重播都轻松压过了她的节目。更加讽刺的是,梅根的节目居然被《灰熊和旅鼠》这样的儿童剧和《史上最烂前任》这种真实犯罪剧甩在了后头,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作品。显然,她的“家庭女神”形象远不及她那瓶被称为“家庭果酱”的产品更受欢迎。
然后是哈里的纪录片《马球》,这部聚焦马球运动的纪录片在Netflix的7000部节目中排名第3436位,半年时间仅吸引了50万观众观看。连哈里曾在王室时期的仆人数量都不如这点观众。Netflix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感叹:“他们有名气、有平台、有媒体资源,却能做出这样的成绩,简直是资源浪费。”这对夫妇的“创作才华”显然未能打动观众。
而在《Ok!》杂志美国版前主编罗布·舒特看来,这桩交易已经宣告失败。他毫不留情地指出:“Netflix已经等着这份合同到期,他们对任何新项目都没有兴趣。”如今,苏塞克斯公爵夫妇的节目已经从曾经的“焦点”被降级为“背景噪音”,昔日王室的叛逆者,竟连个收视率的波动都无法引起。
更令人讽刺的是,梅根在品牌运营方面的失败也遭到业内人士的公开批评。她的品牌“AmericanRivieraOrchard”(现更名为《AsEver》)被加拿大律师菲利普·米勒和加州营销专家卡米尔·摩尔在播客中毫不客气地嘲笑,认为梅根的生意简直是“王室级灾难”。米勒指出,梅根的品牌实际上就是一群人借她与哈里的关系赚取利益,而她假装自己是家庭主妇,但这些“家庭女神”形象并没有吸引到任何人。摩尔则直言,梅根对品牌的管理毫无头绪,只是在给别人的产品贴标签。两位曾为奔驰、迪奥等大牌策划营销的专家一致认为,梅根的品牌策略堪称“最糟糕的执行”。
更有趣的是,梅根曾尝试在ShopMy平台上做带货博主,推销她在节目中穿的毛衣和化妆品。这个做法本应为她带来轻松的收入,毕竟顶级网红年赚百万美元,但梅根却在两个月内没有更新任何帖子,她的排名也从“偶像”跌到了“爱好者”。显然,她连网红这条路都没能走通。她的团队辩解说,ShopMy只是她“探索社交媒体”的一部分,但显然,观众已经不再关注她的“探索”。
而梅根和哈里的财务状况也引发了不少关注。两人在蒙特西托的豪宅每年的开销高达400万美元,其中300万用于安保,6.8万用于房产税,25万用于人员费用。Netflix的1亿美元合同看似很丰厚,但知情人士透露,实际到手的可能只有1000万到1500万。这样算来,Netflix为他们制作的“爆款”纪录片《哈里与梅根》与《爱你,梅根》的惨淡收视,显然并不值得1亿美元的高额投入。
更麻烦的是,他们还需要维持着每年300万开销的Archewell制作公司,这个好莱坞的“慈善烧钱机”似乎在不断吞噬着他们的收入。与此同时,关于哈里和梅根是否试图与英国王室修复关系的传闻四起——毕竟,曾经查尔斯国王可是在金钱和资源上支持着他们,如今,恐怕只有“王室和解”才能为他们提供新一轮的资金支持。
更有业内人士调侃称,Netflix甚至在考虑,如果哈里和梅根离婚,或许能拍一部“离婚纪录片”来回本。讽刺的是,曾经的王室童话,如今已经变成了流媒体平台上的“离婚肥皂剧”素材。菲利普·米勒一语中的:“梅根的品牌应该定位为‘颠覆者’,而不是假装的家庭主妇。每次她试图扮演不真实的自己,都会注定失败。”
因此,苏塞克斯公爵夫妇的Netflix传奇,最终以1亿美元合同、无人问津的节目和无所作为的品牌梦收场。Netflix的高管们或许松了一口气,盼着合同的结束。而哈里和梅根?或许他们得思考如何在蒙特西托的果酱事业中继续生存,还是重新回到英国求得国王的“赞助”。无论如何,随着片尾字幕的逐渐滚动,观众已经早早换台,留下的只有沉默与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