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家杨少华的离世让人感慨,歌手李玉刚就在微博上发表了悼念,开头便直呼:“再见,少华!”这位47岁的年轻歌手直接以名字称呼94岁的相声前辈,虽他或许是出于亲近,但对我来说,总是觉得怪怪的。李玉刚在微博中提到,杨少华乐于称他为“孩子”,这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懷和支持,可即便如此,作为比对方年长一倍的老人,称呼一声“老师”总不会显得多余吧?
有些人为李玉刚辩解,称他们是忘年交,这样称谓显得更加亲切。然而,我实在好奇,究竟两人的关系亲密到何种程度?倘若真的如此,葬礼上为何看不见他的身影?因此,我在抖音上发了一句感慨:“47岁的李玉刚居然喊94岁的杨少华为‘少华’,我真有种颠覆三观的感觉!”这条微博引起了热议,点击量瞬间超过110万,点赞人数突破千人,评论也多得令人咋舌。让人意外的是,持反对意见的人反而居多。有的认为,既然感情深厚,这样的称呼并无不妥;有的人则觉得,年纪大并不是称呼名字的禁忌;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事是两个人的私事,旁人不必多嘴,而一些评论甚至演变为人身攻击。
我心中疑惑:我只是简单表达了一下看法,怎么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反感?在中国,尊敬长者的传统深植人心,连写信提及长辈的名字都应另起一行。一个比老人年轻一倍的小伙子直呼耄耋者的名字,难道你不觉得这有失教养吗?更何况,杨少华年幼的儿子都已过六十,你想想,直喊其父的名字,难道不让人感到为难吗?
令我更加困惑的是,为李玉刚的做法点赞的人竟不在少数,我真的看不懂了。再联想到李玉刚过去当着梅葆玖面前自称代表梅派艺术,以至于梅葆玖一直对他心怀不满,我不禁觉得李玉刚的思维究竟是怎样的呢?
看来,我真的老了,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二零二五年7月12日,位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