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仿佛在娱乐圈里被困进了“无限流”剧情。回溯他的星途,似乎每一波低谷与高潮,都精准契合了内娱生态的变化。从最初的“归国四子”,到陷入恋情风波的低谷,再到通过直播逆袭吸粉,他的每一次起伏似乎都与时代审美的迭代息息相关。如今,在《新说唱2025》节目中,他又因与选手的“diss”上了热搜,昔日通过直播积攒的粉丝情感也岌岌可危。
### 争议:从选手diss到网友质疑
自从诺米的“diss”事件让谢帝一夜成名后,选手diss导师成为了节目中的常态,似乎成为了“节目必备元素”。不过今年,选手的目标几乎全都锁定了黄子韬。一位选手在阿卡贝拉初选环节对黄子韬进行了猛烈抨击,批评他让自己模仿韩国某rapper风格;另一个选手则指责黄子韬在《归国四子》中的形象没礼貌、缺乏专业性,甚至把他看作是“小弟”。
最初,黄子韬曾在直播中公开回应,表示:“如果我的流量他们能接得住,我希望他们越来越好。明年我还在怎么办呢?你别来我这里选就好啊。”妻子徐艺洋也在旁边夸奖他说:“这么高的格局”。然而,这番话却被网友批评为“忘了来时路”、“轻视别人的努力”。尤其是,因黄子韬选人标准而被淘汰的陈一豪,在节目中凭借《鼻塞》一曲成功走红,短视频平台上已有超过3.6万人使用这首歌,甚至登上了热榜。
而观众对黄子韬的反应也越来越不友好。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他与选手李由音的互动再次引发争议。当李由音两次没有选择他时,黄子韬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你太让我失望了。”他不再回应选手的解释,保持低头不语。更有网友爆料称,在半决赛录制现场,黄子韬情绪失控,甚至爆粗口,言辞激烈地说:“那些骂我的人,努力十辈子也买不了我一块表”,并声称“往届导师/冠军在我面前都不能算什么”。
尽管没有直接的音频或视频证据,这一幕却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黄子韬的言行引起了网友的猛烈抨击,“脏话”“双标”“不尊重选手”等标签开始笼罩在他的身上,他的口碑再次急剧下滑。
### 从“流量元年”到“选秀导师”的反转
这已不是黄子韬第一次陷入口碑的“过山车”了。回到2015年,黄子韬顶着“退团风波”回国,那个时期因为对归国队友的言辞和态度,他的回归备受争议。网络上流传着大量的表情包和他当时的言行片段,黄子韬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口碑低谷。
然而,幸运的是,正值内娱的“流量元年”,当时对偶像的宽容度较高,黄子韬凭借着“归国四子”的话题度,在音乐和剧集领域持续发力。他推出了音乐专辑,和杨幂合作了电视剧《谈判官》,并与易烊千玺搭档出演了《热血同行》。尽管这些作品的热度并不算高,但由于“归国四子”的影响力,他依然吸引了不少关注。
接着,选秀浪潮来袭,黄子韬迅速找到了新的定位。在成为创系选秀的导师后,他凭借自己在韩团积累的舞台经验和经历,展现了“暴躁但真诚”的个性,成为了观众喜爱的导师。他直言不讳,时而训斥选手,时而感动落泪,这种真实的性格逐渐获得了更多观众的青睐。
### 恋情风波:从否认到公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和选手徐艺洋的恋情传闻。在这一阶段,黄子韬没有选择正面回应,而是坚决否认与徐艺洋的情侣关系。网友们翻出了大量“证据”,他依旧坚持“嘴硬”否认,甚至在公关方面采用了强硬的态度。这种“嘴硬”的态度,让他被不少网友看作是缺乏担当的代表,口碑再度崩盘。
但2022年,黄子韬终于突破口风,正式官宣了与徐艺洋的恋情,并在短视频直播中高调“撒糖”。他还为徐艺洋开设了自己的卫生巾品牌,塑造了一个“宠妻霸总”的形象。这一操作巧妙地迎合了短视频平台上“甜宠”和“霸总”的热潮,同时也迎合了当时网友对“白磷型人格”的喜好,重新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
### 真实与专业:内娱审美的“硬通货”
黄子韬的起伏轨迹,其实是内娱审美变迁的一个缩影。在流量1.0时代,哪怕是“黑红”,也能实现变现;在选秀时代,观众对偶像的期待转向了更为“有血有肉”的人物设定;而在短视频时代,抽象文化成为流量密码,带动了“发疯”型艺人的崛起。
然而,当黄子韬进入《新说唱2025》这样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节目时,他的“真性情”似乎不再吃香。在直播时,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展示情绪,但在一个讲求专业性的节目中,他的情绪化言行却让观众产生了不小的疑问。尤其是他在节目中大声喊出“尊重选手”,却因为未能听选手唱完阿卡贝拉就离开而被批评不专业;而他对“rage”的热衷,也被一些说唱爱好者调侃为“刚学会一个词”。
随着内娱审美标准的不断升级,观众对艺人的要求变得更加全面:他们期待“真实且体面”的艺人,而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流量密码”。此外,经历了诸多“人设崩塌”的事件后,观众对艺人的底色、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黄子韬却似乎没能满足这一层次的审视。
在多个领域的风口中,黄子韬巧妙地抓住了时代的热点,但当观众逐渐看透了“套路”后,他依然没有积累起足够的“硬通货”。无论是作为演员、歌手,还是综艺导师,他始终缺乏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专业作品,而这一点,正是他目前困境的根源。
虽然《新说唱2025》还未收官,这场口碑过山车还未结束,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娱乐圈道德与专业的标准越来越高,单纯依靠“流量”与“人设”的明星将愈加难以维系自己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