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什么样”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探索的命题。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一幅长度近4米的画作《坤舆万国全图》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在AI扫描技术的支持下,这张巨幅地图以高清、完整的姿态被一键“装进”手机,和观众完成指尖上的“对话”,数字化的创新形式拉近了文物与大众之间的距离。然而,大尺寸文物在数字化的第一步就面临着重重难关。
受限于设备、环境、距离,操作者在拍摄巨幅文物时,经常面临“单张拍不全,全幅拍太糊,多张拼不齐”的困境。即使使用图像拼接工具,局部图像自身存在的畸变、色彩失真等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影响整体效果。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合合信息旗下扫描全能王推出了以“大尺寸扫描”功能为代表的“无限扫描”技术,展示了如何用AI对《坤舆万国全图》《汉宫春晓图》等超大、超长的画作进行高清扫描和无痕拼接,让人人成为文化的守护者。
“无限扫描”将400年前的世界一键“装进”手机
《坤舆万国全图》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现场展示版本原件成图于1608年,长3.85米,宽1.71米,目前是国内现存最早、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中文世界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介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扫描全能王此次创新性地将无限扫描“黑科技”应用在这幅珍贵的国宝上,助力文保数字化。
大会现场,观众可以上下、左右滑动拍摄视频,AI在“观看”视频后,理解图像、文字特征并挑选出合适的局部图像,优化图像质量,拼接形成一张高清、美观的“收藏级”大图。基于AI对图像的理解,扫描全能王还可智能识别《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山河疆域、神奇动物等元素,当观众点击指定区域时,就能了解400多年前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的数字化体验。
针对过去大尺寸图像拍摄存在的“广角镜头畸变”“清晰完整难两全”“图像越拼越歪”等困境,扫描全能王创新性地提出了“多行、多列视频拍摄”形式。即使拍摄过程中出现了轻微手抖、角度倾斜等问题,无限扫描也能够在全局性地理解所有“碎片”的内容和联系后,实现每一块“拼图”的精准复位。为了保证成像质量,无限扫描还应用了AI智能高清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区优化和光影均衡化处理,确保整张图像清晰度提升、光影过渡自然。
全景相机(左)和扫描全能王“无限扫描”(右)拼接效果局部清晰度对比图
走出文博,无限扫描的应用场景正在持续拓展。在日常生活中,工程师、设计师、城市规划师、测绘人员等职业,经常需要保存图纸、手绘稿、地图等文档,这些大尺寸文档不易携带和存储,折叠起来还会导致图纸磨损,丢失图像细节。扫描全能王无限扫描“黑科技”可以将这些文件高清、完整地记录下来,在数字空间中“存档”。
AI扫描高清呈现“指尖上”的细节
文明的载体多种多样,扫描全能王也在守护文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形式。据扫描全能王技术团队成员介绍,“无限扫描”黑科技基于智能高清及AIGC图像增强算法,结合创新性的AI图像拼接技术,提升图像内容理解能力及场景化处理能力,解锁极端场景下的扫描新体验。无论是4米宽的极大尺寸图像的无痕高清拼接,还是4厘米长的极小图像的细节还原,无限扫描都可实现优秀的处理效果。
在“智能高清滤镜”展区,《星空》《向日葵》等4厘米宽、拇指大小的微缩油画静静陈列着。经过AI扫描技术处理,原本肉眼难辨的图案变得纤毫毕现。当AI扫描技术可以自由缩放于极大与极小之间,人类既能在巨幅长卷中纵览文明气象,也可在毫厘之处细察历史痕迹,而这正是扫描全能王无限扫描“黑科技”所展现的“极致细节还原与文化传承新篇章”。扫描全能王智能高清滤镜功能可一键去除文档图像中的阴影、褶皱、水渍、脏污等十余种干扰因素,清晰再现文化与艺术中引人入胜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