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连续十七年陪伴全国观众守岁,一句“艺术的人生”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
她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生,一场指控把这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拉下神坛。
七年光阴,两人的命运走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谁也没想到七年后,他们的现状天差地别。
在那个电视还是家里绝对C位的年代,有那么几张脸,一到过年准时准点在春晚跟全国的观众打照面。
里头有个最让人眼熟的就是朱军,从1997年开始他就跟钉子似的铆在了春晚舞台上,这一铆就是十七个年头。
那时候的他真是风光无限,主持功力没得说,大场面压得住,临时反应也快,而且他那范儿亦庄亦谐,老少咸宜。
过年图的就是个喜庆团圆,他往那一站稳重又大气,该庄重的时候气宇轩昂,声音也是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偶尔串个相声小品,也没什么违和感,更绝的是他百搭,跟周涛,董卿站一块是黄金搭档,年轻主持在他面前,他就是定心丸。
而且《艺术人生》从2000年起就是他的地盘,国内演艺圈的大腕儿,哪个没在他那儿“以艺术的名义讲述人生”?
他有个绝活儿就是把嘉宾搞哭,这比搞笑难多了,能把那么多人搞哭,想让大家乐呵乐呵,那也不是问题。
结果万万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一下就把这位“最牛钉子户”给吹得无影无踪了,至少是淡出了关注公众的视野。
自从2018年那事儿在网上炸开锅,他这个曾经每年春节都准时出现在千家万户电视里的熟面孔,就慢慢地消失了。
那场指控牵扯出的法律程序,打起来是个漫长的过程,耗时四年才最终有了个法律上的说法。
但这四年也好七年也罢,对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形象受损,事业停摆,那滋味肯定不好受。
法律这边给了他个说法,算是洗清了名声,但回到台前的路,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畅。
他不再是那个站在春晚舞台中央,意气风发的模样,变得低调了许多,更偏向于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场合。
2025年3月30日他就出现在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民勤县,他跟全国各地来的志愿者一起,在青土湖畔挥锹植树,参加“请到民勤种棵树”这个公益活动。
他在现场发表了挺动情的讲话,说民勤人治沙这条路就没停过,除了这种公益场面,偶尔也能看到他和以前的老朋友聚会。
6月份他跟董卿,周涛,张泽群几位老搭档,还一块儿朗诵了诗,看着他们站在一起的视频,挺让人感慨的。
所以虽然法律上赢了,但显然也是风光不再,就像是“销声匿迹”了一样。
那么话说回来他怎么就从那个“最牛钉子户”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事情的起因就是2018年夏天,一位名叫“弦子”的女生,在网上发了个挺长的帖子。
她在帖子里写,说大概在她大三的时候去央视实习,被分到了朱军的节目组,她说当时对方权力挺大的,好多人都捧着他。
然后她就在化妆室里,被隔着衣服做了些不尊重她的举动,她说她当时推也推不开。
幸亏中间有其他人进来了,她才跑掉了,这事儿一出来那真是引发了不小的议论,毕竟这“性骚扰”不是小事儿。
面对这样的说法,朱军那边也没坐以待毙,虽然他后面几年大部分时间没公开回应,但他可不是没动作。
直接就提起了名誉权官司,要把这个事儿说清楚,这个官司前前后后打了不少时间。
到了2025年12月2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了这桩案子,这期间也是备受关注。
后来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判决说原告“弦子”递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朱军对她进行性骚扰的主张。
所以一审法院驳回了“弦子”的诉讼请求,朱军一审赢了,但这事儿还没完,原告不服气选择了上诉。
官司继续打,又过了一段时间这案子迎来了二审的结果,结果一样,朱军二审又赢了。
这下从法律程序上看,事情算是有了个定论,法院的判决意味着,从法律层面朱军真正洗脱性骚扰罪名。
法律这边给了他清白驳回了指控,那位“弦子”可没因为官司输了就偃旗息鼓,反而是转战另一个战场,而且混得风生水起。
跟被告现在那种低调的状态,简直是天差地别,她在两审都败诉之后,并没有“善罢甘休”。
开始频繁现身海外,去了外面之后,她继续持续抹黑朱军,而且是受到一些不良媒体簇拥,这操作就有点让人觉着不寻常了。
她在外头讲的故事版本,跟法院认定的事实完全不一样,她开始颠倒黑白,而且她讲这些的时候,姿态也挺明确。
每次演讲或者露面,都是以受害者姿态示人,哭得梨花带雨的,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弱势群体。
同时她还打起了“捍卫女权主义”这面旗号,这招挺管用,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粉丝。
她不停出书,而且网传销量还挺高,在法律上她是败诉的一方,她的指控没有得到法院证据的支持。
但离开法律的框架,在网络的流量世界里,在特定的圈子里,她反而“一夜成名”,摇身一变成了“女权代表人物”,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通过持续地输出自己的叙事,不仅维持了热度,还实实在在地获得了经济收益和个人名声,这不就是“风生水起”嘛。
从法律的判决来看,朱军老师是赢家,他的清白得到了法律的认证,但从他们各自七年后的现状来看,一个曾经的顶级主持人,不得不转向低调的公益。
而另一个在法律上败诉的指控者,却借助这一事件的余波,在另一个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和所谓的“成功”。
这截然相反的境遇,这“天差地别”的现状真是让人唏嘘。
七年足够改变很多事,也足够看清很多人。
有些人赢了官司却输了人生,有些人输了官司却赢得了全世界,这大概就是人生的吊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