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靠《中华民谣》唱响春晚的他,如今竟在《扫黑风暴》里演活了&34胡所长&34。
从红遍南北的歌星到沉寂多年的演员,孙浩的翻身仗打得漂亮,却留下两大未解之谜:
为何与杨坤的&34恩怨&3420年未和解?57岁未婚无子的他,真如外界所言&34晚景凄凉&34吗?
看见《扫黑风暴》里点头哈腰收黑钱的胡所长,谁能想到这是当年春晚那个意气风发的孙浩?
电视机前的老观众都揉了揉眼睛。
诶?这不是唱&34朝花夕拾杯中酒&34那个人吗?
二十年没动静,原来猫这儿演戏呢!
要说胡所长这角色也真够绝的。
查案时假装正经,转头就收黑钱。
眼神里那种心虚和贪婪,被他演得活灵活现。
观众恨得牙痒痒,但转头又忍不住夸演得好。
这种又爱又恨的劲儿,让孙浩彻底翻红了。
其实早在《扫黑风暴》之前,孙浩已经偷偷演了不少戏。
《一仆二主》里他是爱耍小聪明的齐建军,《白鹿原》里又成了满脸风霜的杨排长。
这些角色戏份不多,但经他这么一琢磨,总能让人记住。
现在提到孙浩,年轻人可能得问问爸妈。
但要说1995年春晚那首《中华民谣》,连街头卖菜的都会哼两句。
那时候孙浩才26岁,抱着吉他往台上一站,嗓音一出来,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个戴眼镜的小伙子。
九十年代那会儿,他的歌火到大街上十个音像店,九个在放他的磁带。
可惜好景不长。
后来有次商演出了岔子,主办方怕效果不好,硬让他跟着磁带对口型。
更绝的是连话筒都不给开。
结果现场音响搞出毛病,歌声跟嘴型对不上,观众全看在眼里。
假唱这事儿还没过去呢,又冒出个杨坤的传闻。
听说那时孙浩在歌舞厅当音乐总监,刚来北京闯荡的杨坤拎着吉他找活干。
歌舞厅名额满了,孙浩没要他。
就这么件事,被人传来传去成了梁子。
杨坤后来凭《无所谓》红遍全国,但两人二十年没同过台,连句客套话都没有。
你说奇怪不?要真是大事儿,当事人总该说两句。
可孙浩和杨坤就跟约好了似的,谁也不提这段。
有人猜是杨坤记仇了,也有人说是孙浩拉不下脸。
当事人不开口,外人瞎猜都没用。
假唱加上杨坤的事,孙浩的歌坛路算走到头了。
后来他跑去当幕后,再后来干脆转行演戏。
从歌手变成演员,这条路可不好走。
剧组待他挺实在,都是些小角色,可孙浩接得住。
一部戏一部戏熬下来,愣是熬出了《扫黑风暴》的胡所长。
比起事业上的折腾,孙浩的生活更让人好奇。
57岁的人,没老婆没孩子,头发都白了不少。
有人看他独来独往,说他&34晚年凄凉&34。
可翻开他朋友圈,晒的都是油泼面、辣椒罐,还爱往云南古镇跑。
记者问他为啥不结婚,他笑得挺自在:&34一个人多好啊,不用迁就谁。
&34这话听着有点倔,但看他真拎着辣椒面去朋友家下厨的样子,倒像是真心话。
拍戏间隙就琢磨厨艺,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是家乡陕西的辣椒油。
他说做辣子的时候油温很关键,&34滋啦&34一声响,那才叫舒坦。
有人说他晚景凄凉,可他朋友圈发的手擀面看着比谁都香。
要论自在,可能好多结婚生子的还没他快活呢。
在娱乐圈起起落落三十年,还能蹲路边小摊啃肉夹馍的人,心里头早看开了吧。
厨房的辣椒面呛出家乡味道,镜头前的皱纹刻满角色人生。
当《中华民谣》的旋律褪成背景音,他倒更爱听油泼辣子&34滋啦&34作响。
恩怨?早被山风吹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