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暑期档一向是各方争夺的重点,也是市场趋势的晴雨表。今年,随著时代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现象——“暑期档第一爆”竟然出现在短剧上。
短短一周时间,人气CP何聪睿和刘念携手主演的三搭新剧《念念有词》在红果平台创造了历史新纪录,成为平台首部“双破亿短剧”——观看量突破10亿,热度值也达到了1亿。同时,另一部由短剧顶流柯淳主演的《再见江野》,在尚未正式上线时便已引发广泛关注。该剧上线前的预约量突破了210万,并在第三天迅速跻身热度榜前三。
如今,短剧的崛起已经不可逆转。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新剧在内容创作上逐步突破,以更为深刻和精致的方式填补了剧集市场的空白,丰富了观众的选择。作为短剧的主要免费平台,红果的成绩和储备,进一步印证了短剧在剧集市场的不可忽视地位,以及行业“变天”的趋势。
短剧在经过一段野蛮生长之后,逐步摘掉了许多不利的标签。为了提高行业的水准和审美,近两年短剧行业加强了自我升级的步伐。官方也出台了具体的指导方针。2024年12月,相关部门提出了“情绪→情感→情怀”的升级路线,2025年短剧的“快速进程”正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年初的《家里家外》凭借生活化的叙事风格为短剧行业开了个好头,紧接着上半年以亲情为主题的萌宝短剧和“少女太奶”系列为观众呈现了新的情感深度。暑期档,由《念念有词》和《再见江野》领衔的爱情剧突破了以往的情节套路,注重情感深度与氛围营造,摒弃了传统爱情剧中大起大落、过度依赖情绪强度和感官刺激的做法,展现了更为温暖细腻的爱情故事。
《念念有词》改编自番茄小说《豪门老公是哑巴?别慌,我是喇叭》,讲述了桑鹿穿越成炮灰女配后,凭借独特的生活态度融化了冰山老公封砚,并最终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而《再见江野》则改编自番茄小说《见野》,讲述了夏绾绾与江野在经历工厂爆炸后,重回高中时代,在家庭困境和校园成长中彼此治愈的故事。
这两部剧的内核均为“治愈与救赎”,也回应了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爱情不再是飞蛾扑火般的激烈对抗,而是两个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彼此尊重和关爱的过程。
为了展现这一点,剧情的叙述方式也不再是机械化的推动,而是在细腻刻画人物的基础上,慢慢展开情感的交流与转折。细节的雕刻让观众无需通过刻意的吻戏和高潮场面便能沉浸其中,享受爱情的细水长流。
最令硬糖君惊讶的是,这两部剧在有限的篇幅内精心加入了许多动人心弦的“闲笔”。例如,《念念有词》的女主桑鹿原本是孤儿,但在原主父母的照料下,她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而《再见江野》的女主夏绾绾也在重生后,从无依无靠的境地走到奶奶与小叔的身边,才真正得到了家庭的温暖。这些支线剧情的设计,以及对配角形象的细致刻画,为短剧增添了生活的厚度和层次感。
除了人物关系的深入挖掘,这两部剧也在氛围的营造上各具特色。《念念有词》以沙雕轻喜剧风格为基调,鲜艳潮酷的画面、女主与家中保姆、男主与随身助理的幽默互动,都让人感受到夏日清凉的气泡水般的愉快氛围。相对而言,《再见江野》则主打怀旧酸涩的情感风格,融入了奥运会、杀马特、老款手机等90年代的标志性符号,再加上小城镇的风貌和奶奶开中医馆的设定,带给观众如同一杯古法酸梅汤般的酸甜口感。
虽然两部剧在氛围感和沉浸感上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它们依旧保留了短剧的一些独特特质:年轻化、脑洞大、时效性强。最为显著的,如《念念有词》中的穿书设定和《再见江野》中的双重生设定,都为剧集注入了浓厚的高概念色彩。
这两部剧在“梗”的运用上也可谓炉火纯青,幽默而不失智慧。《再见江野》男女主在上一世是工厂里打螺丝的同事,这一设定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而《念念有词》中的女主大黄丫头则是个整日知足傻乐的性格,每次开口都带有一些幽默的“梗”,让观众感觉与现实中的年轻人不谋而合。
更为特别的是,《念念有词》中还出现了许多“labubu”的元素,这既是戏内表现女主天马行空想法的方式,也是戏外观众讨论的热门话题,成为短剧独特的“赶趟儿”方式,抓住了观众的即时共鸣。
这两部剧的成功,既是因为正片制作精良,情感细腻,也与其“人气CP”效应密不可分。事实上,短剧演员往往能在剧集中扛起大梁,他们不仅能为剧集定下类型标签,还能帮助观众快速筛选出感兴趣的作品。
例如,《念念有词》的男女主何聪睿与刘念此前在古装剧《请君入我怀》中大受欢迎,该剧也借着《念念有词》的热播,获得了新的流量;而《再见江野》的男女主柯淳与侯呈玥,则是去年4月剧集《玫瑰藏于盛夏》中的CP,受到了观众的高度喜爱。这些“N搭剧”不仅让短剧在“爆款复制”方面有了清晰的路径,也进一步证明了短剧演员的独特魅力。
随着短剧的精品化发展,演员的明星效应愈加明显。这些头部演员的类型化风格,帮助他们建立了强大的粉丝基础,使他们能够在短剧行业中脱颖而出。对于这些演员来说,他们通常会在已定的类型路径中稳步前行,而非急于尝试其他领域的转型。
不仅如此,短剧的制作节奏也十分迅速,每天都有新剧上线,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红果平台在今年暑期档的优异表现,恰恰体现了这种多样性和精准的观众定位。
红果的免费模式极大降低了观众的追剧门槛,加速了短剧的破圈,形成了更为丰富的观众画像。根据最新的数据报告,短剧的年轻用户占比显著提升,预计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未来,短剧行业的多元化、精品化趋势将继续加速,红果也在不断拓展新的类型尝试和审美领域,从科幻到非遗,再到主旋律和家国情怀,短剧将为观众提供更多富有深度、温度和价值的作品。
对于未来,红果有着更大的野心和计划,短剧行业也将迎来一场更加深刻的供给侧改革。这不仅是短剧的成功,更是文艺的责任——为每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和需求提供声音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