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第九期,看似是最强的阵容,但也是让我最为意外的一期。
随着乔丹·史密斯的加入,他那来自《美国好声音》的强大实力让中国歌手陈楚生和马来西亚歌手李佳薇纷纷落败,开启了《歌手2025》自开播以来最为惨烈的袭榜赛。
首先谈到李佳薇的《诀爱》,她并未唱出那种应有的深情与离别的痛苦,更没有展现出她该有的强大唱功。原本我期待的是她能够在音符间层次分明地掌控旋律,尤其是在高音部分爆发出石破天惊的力量,但最终却未能如愿。
接着是陈楚生的《小情歌》,本该唱出一段温暖且带有曲折情感的故事,但却被一种“青春热血”式的程式化改编所替代,情感的流动被削弱了,反而消解了歌曲原本的温情。
就这样,乔丹·史密斯在这场不甚精彩的对决中轻松袭榜成功。
他的第一首《Chandelier》虽然唱得很轻松,但也有些油腻,完全没有展现出他在《美国好声音》时那种燃烧的激情。而第二首《Bohemian Rhapsody》虽然展现了他多面化的唱功,却并没有表达出原曲所要传达的挣扎与忏悔。
那么,乔丹·史密斯为何在这种平淡的表现下依旧成功袭榜呢?他的魅力到底在哪?
我今天就来聊聊《Bohemian Rhapsody》这首经典之作。虽然乔丹·史密斯的改编版本并不完美,但至少让这首皇后乐队的神作重新在我们面前展现,依然是一件值得欣赏的事。
一、
《Bohemian Rhapsody》作为音乐史上的经典,被誉为摇滚史上的“歌剧”,全长六分钟。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六分钟内构建了一座声音的巴别塔——既混乱又有秩序,疯狂中暗藏神性。皇后乐队通过这首歌重新定义了摇滚乐。
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穷小子在忏悔、审判、挣扎、救赎的过程中,依托丰富的音乐形式,传达了一个哲学意味深长的精神内核。它的大胆创作不仅先锋、颠覆,还融合了多种风格的元素。如果结构和内容不匹配,转接不顺畅,观众会感到困惑和迷茫。但让人惊喜的是,这首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惊人的完美统一,成就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
从空灵的纯人声合唱,到民谣般对母亲告别的深情,再到歌剧式的咏叹调,它像是在一场没有同情的批判与审视中,将情感张扬到极致。歌曲最终转为流行摇滚风格,愤怒和绝望的情感得到了猛烈的爆发。五个独立段落、没有重复内容的结构,使得整首歌像是一场诗意与幻想的交织,它的每个细节都充满力量,堪称皇后乐队的集大成之作。
二、
面对这样一首史诗般的作品,乔丹·史密斯显然明白自己无法还原Freddie Mercury那种激情四溢的演绎。所以,他选择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方式——突出了作品中的戏剧化部分。
在乔丹的版本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歌剧式段落的表现。多声部和声通过人声模拟管弦乐的层次,营造出一种“沉浸式摇滚歌剧”的效果。我能感受到歌中主人公内心那种希望与绝望的反复拉扯,仿佛能看见他在挣扎中寻找出路。
乔丹·史密斯通过他那明亮且有穿透力的高音唱出了“狂想”的核心。他的演绎呈现出一场完全自然、轻松不费力的表演,令人想到意大利的歌剧演员。他从低吟到高潮再到平静,每一个情绪的起伏都得到了完美的表达,让整首歌的自由感和“狂想”特质得到了充分呈现。
不过,这场演出也有些平稳,少了些许那种小男孩在生死边缘的真情告白——那种关于忏悔、渴望救赎、痛苦挣扎的情感,少了些自我认同和对命运的愤怒与无奈。原曲的“超然艺术特质”似乎在这版演绎中有所缺失,而这也成了最大遗憾。
三、
尽管乔丹·史密斯未能达到原唱的高峰,但他依然通过这首歌让我们重温了皇后乐队的辉煌。他展示了极高的声乐技巧,从歌剧的咏叹到摇滚的爆发,无一失误,完整地传递了一个男孩的忏悔与悲壮。
《Bohemian Rhapsody》这首摇滚史诗的技术难度极高,乔丹的诠释不仅证明了他的硬实力,也让观众对经典作品产生了敬畏之情。他的演绎强化了这首歌的史诗感,也因此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认可,成功袭榜,战胜了人气颇高的陈楚生。
对于经典的改编,乔丹·史密斯的表现并不完美,但他通过这次改编向我们展示了“经典重构”中精准把握原曲精髓的重要性。陈楚生的《小情歌》虽然一度成为收视冠军,但他的风格实验却偏离了歌曲的本意,最终也未能在比赛中胜出。
我期待着“陈楚生”那个原本的、真实的样子重新回到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