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观众什么口味,《神奇四侠》也尬吹,漫威在国内彻底吃不开了
去看《神奇四侠》之前我就没抱什么希望,毕竟在我眼里漫威早就没了往日神采。但听说这片子北美首映票房不错,想着就花两小时去看看究竟。
结果看完我真是一脸憋屈地出来了,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在家刷两小时手机都比看这玩意儿强。《神奇四侠》的难看程度远超想象,面对烂番茄 88% 的新鲜度和 93% 的观众指数,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对漫威带了偏见,才会怎么看都不顺眼。
但事实证明不止我这么想。影片上映三天,票房被国产片全面碾压,连上映一个月的《F1:狂飙飞车》都比不过,漫威在国内市场是真的支棱不起来了。冷静下来客观回想,结论还是一样:这电影难看到家了。真同情和我一起在 IMAX 厅熬完两小时的那八位观众,我们实在太难了。
我第一个建议就是导演和编剧该道歉。实在搞不懂漫威为什么要死磕神奇四侠这个 IP,就算他们是漫威首支超英团队,可这四个角色在整个漫威体系里本就不算出彩。角色不出彩,故事总得过关吧?但从原漫开始,《神奇四侠》的剧情就很单薄。
新版电影开头看似格局很大,牵扯虫洞、外太空这些元素,结果后面全是莫名其妙的展开。反派银影侠出现就口头警告几句星球要爆炸,说完就走了;去找吞星谈判,对方要么说不行,要么提个二选一的离谱条件,谈不拢就逃回地球。后面又是路人指责,又是隐形女抱着孩子讲美式演讲,最后随便比划两下就结束了。
整个过程毫无惊心动魄的感觉,叙事拖沓,逻辑漏洞一堆,文戏占了九成,打戏少得可怜。就像吃了个没加肉的肉夹馍,噎得人难受。观众看超英片无非图故事精彩、情感动人、爽点够劲,可《神奇四侠》一样都没做到。听说成本花了 5 亿美元,漫威与其死磕这个 IP,不如想想怎么把故事讲好。看到片尾彩蛋里的毁灭博士,我也一点都不期待了,漫威是真的没救了。